第三十六章 败落的征兆(第6/10页)

局势有了新变化:英国和法国看到美国越来越具有支配力,害怕和平最终被美国人决定,所以希望尽快结束大战。这种恐惧心理并非绝对没有道理,威尔逊曾背着协约国与德国人单独交换意见。有一些严重的问题使盟国处于分裂状态。劳合·乔治与威尔逊在许多问题上有不同意见,这些问题包括战后的贸易规则如何、海洋自由的准则如何、如何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会上提出“十四点”建议,在讨论的时候,文件的复印件还没有送到会场,将军们不知道总统到底提出了什么建议。

11月1日,人们要求德皇威廉退位,但他拒绝了。他计划带领军队回到德国国内镇压各地的起义。格罗纳将军接替鲁登道夫的军需部长一职,他询问西线最有资质的德军将军是否愿意跟随德皇回国镇压百姓。格罗纳心里很清楚前线将军们的回答将是什么。格罗纳是一位又能干又正直的人,后来曾与希特勒作对,两次拯救幼嫩的德国的民主体制。有39位将军给格罗纳做出答复,其中有1人说要去镇压,15人说有可能,23人说不。格罗纳获得这个结果后,告诉兴登堡局势变得不安定,于是德皇威廉决定退位。威廉跨过边境去了荷兰,荷兰女王同意收留他。

11月8日,由天主教中央党的马蒂亚斯·厄兹伯格(Matthias Erzberger)带领的德国代表团抵达盟国在贡比涅的总部。柏林政府此时处境危险,共产主义者有可能发动内战而夺取政权,于是柏林政府指示厄兹伯格去接受盟国开出的任何停战条件。福煦明确指出没有谈判的余地,并提出盟军指挥官同意的停战30天的条件,其中包括德国必须在14天内撤到莱茵河东岸,否定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回撤到1914年8月1日的东部边境线,交出5000门大炮、3000门迫击炮、3万挺机关枪、2000架飞机,放弃德国在非洲的属地。盟国的海上封锁还将继续,这个消息让来自极度缺乏食物国家的代表处于惊慌失措之中。德国有3天的时间做决定,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盟国最终还是允许修改了一些条款:盟国也害怕共产主义分子在德国发动革命,于是减少了必须交出的机关枪数目,借以帮助德国政府维护秩序。厄兹伯格领导的代表团签署了协议。后来,厄兹伯格被刺杀,因为有人认为他背叛了祖国。

大战结束了。停战协议在11月11日的早晨11点钟生效。盟国内部不是每一个人都高兴。当曼京听到停战条件时,他惊叫道:“不不不!我们必须攻入德国的心脏。停战协议应该在那里签署。德国人不会承认他们失败了。不能这样结束战争!……这是一个致命错误,法国将为此付出代价!”

背景:命运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很难说停战之后是什么,但肯定不是和平。

死了大约有950万人:同盟国死了400万,协约国比同盟国多死100多万人。各国的死亡人数如下:俄国180万人,法国140万人,土耳其80万人,英国72.3万人,意大利57.8万人,美国11.4万人(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比美国多死两倍人)。

德国死了200万人,奥匈帝国死了100万人。大战整整持续了52个月,德国每小时死55个人,每天死1330人。哈布斯堡帝国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死亡。

这些死亡数目不包括负伤的1500万人,不包括多达900万的战俘,也不包括数百万计死于各种非命的平民。

停战并没有阻止杀戮。欧洲的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有太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有太多年轻人除了打仗以外不会做任何事,他们无家可归。

俄国很快滑入大规模的内战中,内战持续了几年,死于内战的人数比死于大战的人还要多,美国和欧洲的军队被牵连进来,但共产党最终牢牢掌握了政权。停战生效几周后,柏林爆发类似于布尔什维克的革命,革命被血腥镇压了,施暴者不是德国政府,而是由不愿放下武器的复员军人组成的半军事组织“自由军团”。共产党政府曾短时间控制了布达佩斯和慕尼黑。在新成立的国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爆发争夺领土的武装冲突。在特兰西瓦尼亚、乌克兰、高加索内部有武装冲突。土耳其和希腊的边境线上也有武装冲突。美国国务卿兰辛在1919年4月写道:“中欧燃烧着无政府主义的烈火。人民看不到希望。”

无人能控制混乱的形势,赢得了战争的士兵们想回家,没有兴趣再打仗。一支驻扎在英国福克斯通的部队在听说要被送往俄国打仗时,他们发动了叛乱。法国海军在黑海的舰员也为了类似的原因发动叛乱。

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大战的胜利者们于1919年1月来到巴黎,考虑如何对世界进行重组。有数十个国家被邀请来巴黎参加会议,但是真正的决策权只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这一点从会议开始的时候就表现得很清楚。首先,会议的进程由10人委员会主导,这10人是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的政府领导或外交官。后来,即使这个10人小团体也显得太大,不能保守秘密,10人中的外交官被排除在外。日本只对亚洲和太平洋感兴趣。意大利代表愤恨地离开会议,原因是意大利的领土要求没有获得满足。最终,巴黎会议由3个人主宰:乔治·克里孟梭、劳合·乔治、伍德罗·威尔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