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败落的征兆(第7/10页)

列宁领导的莫斯科政府没有参加巴黎会议。盟国非常害怕这个列宁领导的新政权,所以拒绝承认它。此外,盟国那时仍然支持反对列宁的白俄政权。德国没有参加这次巴黎会议,因为被判定为是一个不合法的国家,这违背了历史传统(比如,拿破仑被打败后,法国在维也纳谈判中发挥突出作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已经不复存在,奥地利人和土耳其人似乎对局势也没有什么影响。有的国家消失了,但一夜之间也冒出许多新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匈牙利、立陶宛、波兰、以塞尔维亚为中心形成的南斯拉夫。另外还有一些即将形成的国家: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中东的黎巴嫩、叙利亚。这些国家只能像局外人一样等待着世界强国决定他们的命运(常常相互发动打斗)。

参加巴黎和会的诸强国暗藏着自己的意图。大战结束,英国已经实现自己的主要目标:比利时,得救了;德国海军的威胁,消除了;在中东,英军取得惊人的战果;俄国垮台了,英国摆脱了一个老竞争对手。劳合·乔治领导的联合政府在12月份举行的大选中获得相当令人满意的胜利,他在巴黎和会上的目标并不多,其一是要保护大英帝国的战利品,其二是要欧洲大陆恢复某种力量均势,其三是要满足公众惩罚德国的欲望。4年的艰辛战争生活和白热化的反德宣传使英国公众渴望报复德国,但是公众的这种态度又必须与英国另一方面的需要相平衡,德国不仅在未来可以成为抵御共产主义俄国的缓冲器,也能成为英国未来的商业伙伴。

克里孟梭有截然不同的想法。虽然德国被打败,但是仍然比法国大,有更多的人口,而且法国还失去了俄国这个具有平衡能力的盟友。克里孟梭希望要么分裂德国,要么永久地摧毁德国的国力,使德国永远不再是一个威胁。克里孟梭的这个愿望其实也是整个法国的愿望。

威尔逊则是另一个极端。他幻想自己是一个不偏不倚的仲裁人,他觉得自己没有旧大陆人常有的世俗偏见和种种私欲。他来到巴黎不仅渴望终止大战,而且渴望建立国际联盟去终止所有的战争,通过实现“十四点”(他自己后来也逐渐失去兴趣)使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安全的民主世界。但是,他与盟国秘密地重新勾画世界版图,这明显与他“十四点”的第一条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公开达成协议”不符。他提倡各民族有自决权,他的这个教条与现实之间存在深深的对立。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都在匆忙地吞并各自周边的领土而毫不顾忌当地民众的意愿。美国籍的爱尔兰人对威尔逊拒绝支持爱尔兰脱离英国感到极度愤慨,其他一些民族也有被出卖的感受。

最终,威尔逊为了保持对克里孟梭和劳合·乔治某种程度上的影响力,放弃推动“十四点”。他变得与克里孟梭一样对德国充满了报复心理,并指责那些质疑他的国际联盟理念的美国人是在讨好德国。

另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事实是意大利和日本并没有在大战中做出很大贡献(日本几乎没有贡献),却比其他国家在巴黎和会中获利要多。日本离开巴黎和会的时候,不仅表现出不高兴,而且显示出有离异倾向。意大利甚至获得了比1915年伦敦协议更多的领土(尽管威尔逊抱怨美国并没有同意那份协议,不应该受限于它,但最终还是同意了),阿尔卑斯山附近一块有数百德国人和奥地利人居住的地区划给了意大利。但是,意大利想获得克罗地亚的阜姆,这个要求被拒绝后,意大利的代表异常愤慨,整理行装回罗马了。维也纳控制意大利的时间长达几个世纪。现在,哈布斯堡王朝消失了,奥地利变成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国家,这个地处内陆的贫困国家,由于感到孤立无助而情愿与德国合并。自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意大利感到自己第一次变得比较强大,邻居中没有值得害怕的危险国家。意大利看不出必须与英国和法国保持友好关系的需要,也不愿受委屈。其年轻的民主政治被战争时期的权力斗争严重削弱,为贝尼托·墨索里尼上台铺平了道路。

日本在大战期间向西方出售工业品和原材料而变得昌盛。德国战败,日本获得德国在北太平洋上的属地,控制了中国的山东省(中国抗议,但无效),继续对亚洲大陆抱有极大的野心。在巴黎和会上,日本霸占的领土获得批准,但日本还要求在国际联盟的盟约中包括一个不允许种族歧视的“平等”条款。日本并没有期望把这个条款定为强制性的;对日本人来说,这是一种象征性的努力,他们希望欧洲人和美国人能平等地对待自己。威尔逊不愿支持日本(美国排斥亚洲移民,西方国家也将维持对亚洲人的态度),澳大利亚人也基于类似的理由反对日本的请求。被西方拒绝后,日本人决定与西方决裂。此时,日本已经主导亚洲大陆,日本人不愿受制于人,看不出有什么必要在追逐新目标之前谋求曾经的盟友的批准,日本人在这一点上很像意大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