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顶戴花翎下的面孔(第42/46页)

历史证明,后来荣禄执行了第三点,他“揭发”了载漪,成为没有被洋人们列入“惩办名单”的帝国最重要的官员之一。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当时的荣禄对一旦把这样的假货送到慈禧那里,对整个帝国的命运意味着什么,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以“难得糊涂”为座右铭的帝国官员从来没有在事关“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糊涂过:自身的命运永远重要于国家的命运。

銮仪殿又一次聚集了帝国政府中的重臣。

还是光绪皇帝先开的口。处于被软禁状态中的皇帝为目前帝国的危机所迫,似乎已经无所顾忌了,开口就以强硬的口吻让负责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大臣徐用仪解释国家何以到了如此的地步。面对慈禧太后,徐用仪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皇帝的话才能两全。

慈禧这时候表示:“皇上意在和,不欲与夷战,尔等可分别上言。”

光绪余怒未尽,言:“我国至弱至此,兵不足战。用乱民以侥幸求胜,庸足恃乎?”

载漪立即反驳说:“义民掳忠愤以卫国家,不因而用之,以雪国耻,乃目为乱民杀而诛之,人心失,将不可以为国。”

光绪说:“乱民皆乌合耳,各国利兵,乱民岂能当之?奈何以民命为戏?”

慈禧问户部尚书立山:“汝言如何?”

立山回答:“拳民虽无他,然其术多不效。”

载漪立即脸色十分难看,说:“用其心耳,奚问术乎?立山必与夷通,乃敢廷辩。请以立山退夷兵,夷必听。”

立山也是满族贵族,向来对载漪的嚣张气焰憎恨不已,于是反唇相讥,说:“首言战者载漪也,漪当行。臣主和,又素不习夷事,不足任。”

载漪受到顶撞和嘲讽,脸上挂不住了,索性大骂立山是帝国的汉奸。

慈禧咳嗽了一声,殿堂里立即静了下来。她说刚才接到了洋人们的照会,一共有四条。慈禧逐条念了一遍,但是,第四条她没念。然后,她怒言:“今日衅开自彼,国亡救灾目前,若竟拱手让之,我死无面目见列祖列宗!一战而亡,强于等死!”(《中国历代战争史》卷十七,台湾“三军大学”编著,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332~334页。)

所有的帝国大臣都对突然出现的“洋人照会”感到莫大的惊讶和恐慌——洋人们竟然如此霸道蛮横!这是在要大清的江山呢!

暂短的死寂后,群臣一起磕头不止,高呼:臣等愿效死力!有的大臣哭出声来。

慈禧十分满意。言:今日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不得已才和洋人开战。只是一旦开战,结果是什么难以预料。

群臣高呼:臣等同心报国!

这时候,因家住使馆附近、出门的道路被包围使馆的义和团们堵塞而迟到了的大学士徐桐到了。他一进门就给太后磕头说有“好消息”:“臣适才发现,义和团练习时,忽见玉皇大帝降临,请太后奖励拳民之神功!”

慈禧听完,“破涕为笑”。

而帝国的皇帝光绪,从听到那“四条照会”的第一条起就没再说过一句话。在那一条的内容里,洋人们要求解除对他的软禁——光绪皇帝至死不知其实这出自帝国的一个郡王之手。

同时,在所有关于这次御前会议的史料中,甚至在野史笔记中,都没有荣禄说了什么的记录,一个字也没有。这位帝国重臣保持沉默的本领可谓惊人。

会后,慈禧令徐用仪、立山和内阁学士联元立即前往使馆,对洋人们说明帝国政府的立场。如果洋人们非要开战的话,就请他们“下旗归国”,“告勿调外兵来,兵来则决裂矣。”慈禧指派的这三个人都是反对开战的大臣。于是,等群臣退下的时候,慈禧把荣禄留下了。史料的记载是,慈禧要求荣禄立即以“武卫军备战守”。两个人还说了什么,无从查考。

第二天,6月18日,大沽口炮台全部陷落的第二天,慈禧再次召集御前会议。

还是光绪皇帝首先开的口。也许经过一夜的思考,年轻的皇帝准备豁出去了。他对载漪等主张开战的大臣们说:“人心何足恃,徒滋乱耳。士夫喜谈兵,朝鲜一役,朝议争主战,卒至大挫。今诸国之强,十倍日本,若遍启衅,必无幸全。”

53岁的户部尚书立山慷慨陈词:“甲午一战,我北洋水师已经丧失殆尽。如开战,南北咽喉断绝,军械粮饷无从运至,敌兵自津沽至京,其势甚速,那些只懂巫术的拳民如何抵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