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谋逆(第8/39页)

李世民心里暗叫一声好,再次感慨,这刘文静还真是和自己灵犀相通,他们想到一起了。李世民知道刘文静说的这个人是谁,而且也是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只是对此人,他有些不放心,所以没敢直接贸然去找他。

只要达到目的,不管用什么方法。这是李世民心里的想法,不能表现出来,更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他又假装道:“肇仁兄,那这件事我可就不管了,交给你了,不管你找谁,用什么方式,我都不掺和!只是……只是这‘逼’,好吗?”

也就是在那时,刘文静说出了“二郎,男人要想成事必须要‘狠’!只要将这‘狠’字刻在了心里,也就离你想要的不远了”这句话的。

(4)

裴寂,晋阳宫的副监。他就是刘文静嘴里那位最适合说服李渊的人,也是李世民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除了裴寂,还有谁能在此时去“逼”李渊而不让李渊生气呢?当然是裴寂了。除了裴寂,还有谁能想出“逼”李渊的计策呢?没有别人了,只有裴寂。裴寂不仅有野心,还擅长察言观色,溜须拍马,他知道李渊的软肋在哪儿,也知道怎么可以把他拿下。

李世民经常想,幸好裴寂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他真是一个对皇上绝对忠诚的人,他和父亲又怎么在太原行事?

裴寂不仅狡猾而且奸诈,不仅奸诈而且卑鄙,这种人虽然品质恶劣,但却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现在,他们就必须靠这个奸诈卑鄙之人。因为卑鄙,所以能想出任何卑鄙的想法。李世民相信他能完成“说服”父亲的任务。可这样的人,李世民也一直提醒自己,别走得太近,利用可以,但绝对不能做心腹。

李世民曾有恩于裴寂。裴寂有个非常不好的喜好——嗜赌如命。曾经,裴寂欠了无数赌债被人追杀,就在追杀他的人将他堵到一处小巷,刀已经架到他脖子上时,恰逢李世民经过,救了他,不仅救了他,还帮他还清了赌债。裴寂当时感激涕零,说他的命是李世民给的,这条命以后就交给李世民了,只要李世民有事需要他,他一定唯命是从。

可李世民还是不愿亲自找他,除了不想和他走得太近外,还怕他会向隋炀帝告发。

其实,对于裴寂会不会向隋炀帝告发,不管是李世民还是刘文静,都不敢打包票:这人太阳奉阴违了,不可靠。

“这人吧!虽然不能交心,但却可以利用!”刘文静说,“这种人,只有我们把他拉到我们的船上,才最保险!”

刘文静曾经这么说过,这次他想一石二鸟,对于裴寂这样的人,若能让他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才安全,才不至于被他出卖。

李世民觉得刘文静的拉裴寂上同一条船的说法值得一试,虽然或许有些冒险,但却也可以借机甄别裴寂到底会不会成为他们的人。如果裴寂同意说服李渊,说明他愿意上他们这条船,而一旦上了这条船,他想下去也就不容易了,也就是说,只要他一上船,就不怕被他出卖了,因为出卖他们,也就意味着他出卖自己。当然,如果他真不愿意和他们上一条船,且要告发他们,李世民也有所准备,他很早便派人暗中监视裴寂,一旦有变,就会毫不犹豫地除掉他。

裴寂这样的人,虽不适合李世民,却很合李渊的胃口。有了裴寂,李渊在太原就安全多了。因为裴寂不仅是李渊的心腹,还是隋炀帝的耳目,可谓双面间谍。

隋炀帝下江南前,将晋阳宫交给了李渊,让李渊这个太原留守兼做晋阳宫正监,副监则由裴寂担任。是他很信任自己的这个表哥吗?当然不是,看似晋阳宫是由李渊做主,实则不然。明着李渊正,裴寂副,其实李渊只是挂名,隋炀帝已暗自下谕,晋阳宫的一切事务均由裴寂负责,再说明白一点,裴寂就是隋炀帝安插在自己表哥李渊身边的眼线之一。

和这位当皇帝的表弟斗智斗勇了那么多年,李渊怎么会不知道自己一如既往地不被隋炀帝信任呢?怎么会不知道自己身边处处都有表弟的“探子”?怎么办?和以往一样,李渊装愣卖傻,假装不知情。他不在乎晋阳宫正监这职务,更不在乎只是虚名。他在乎的是如何在太原发展自己的势力,如何笼络人心。当然,包括笼络表弟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

能笼络就笼络,笼络不了就提防着,这是李渊的策略,裴寂就是被这么笼络成自己人的。

裴寂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最有利。他狡猾得像只狐狸,圆滑得像条泥鳅,他将阳奉阴违这一套做得游刃有余。表面上,他是隋炀帝的亲信,是忠君的臣子,是隋炀帝安插在李渊身边的“奸细”,可实际上呢,他和李渊打得火热,是李渊肝胆相照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