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莫扎特演出和宣传:从德奥合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8/14页)

英国最危险的战争贩子丘吉尔在一次充满仇恨的演讲中说,德国缺少自己的文化,离不开莎士比亚!可好,德国人景仰其他文化领域的伟大知识分子——但却可以不需要他们!德国人自己几世纪来积累的财富太广博了。因此,就算有14期专注于莫扎特的世界的节目,也只能向国民呈现他不朽杰作中的一小部分。这些节目浸润着丰富而伟大的文化财富,是刺入来自那些闭塞之人的仇恨大潮的声音,象征着永恒的伟大,表达了德国的性格——骄傲、宁静、纯正而深刻![420]

埃里希·瓦伦丁在《音乐时报》上撰稿评论莫扎特系列广播时,称赞了整个项目,将其描述为“莫扎特年最美、最高贵的演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他认识到这一系列节目所采取的原则将提振战时更纯粹的严肃音乐广播的前景:

从诞生地或首演地播送作品的想法给了听者极深的印象,没有什么思想开放的人能够拒绝。从这一系列播放中……可以演化出一种新的音乐广播形式,让人不再厌恶严肃音乐的悲伤、沉重。莫扎特系列证明,通过结合艺术与现实,通过活泼而清晰的广播词,是有可能把活泼的体验馈赠给听众的,甚至是没有准备或持有偏见的听众。[421]

维也纳的德意志帝国莫扎特音乐周

大德意志电台的莫扎特系列,最后两期节目是在维也纳广播的,当时正是德意志帝国莫扎特音乐周举行期间。这个节日被设计为整个莫扎特年的高潮。在几乎每一个方面,维也纳的莫扎特年活动在节目的规模和丰富性上都超过其他地方。此外,所有其他城市都仅推出一个专门的莫扎特音乐节,但维也纳莫扎特音乐周包含两个同时举行的音乐节。其一名为“帝国节目”(Reichsprogramm),面向全国;其二名为“维也纳节目”(Wiener Programm),面向维也纳市民。但两者都有宣传部长戈培尔和维也纳的全国领袖(Reichsleiter)、希特勒青年团前领导人巴尔杜尔·冯·席拉赫的联合赞助。

为了给这一盛大事件以更永恒的纪念,维也纳的《信息》(Die Pause)杂志制作了一本和音乐节相关的书,厚达104页。这本书由25篇文章组成,涉及莫扎特生平和作品的各个方面,由一群德国顶尖学者、作曲家和演奏家撰稿。书前有一首特别的诗《致莫扎特》(An Mozart),作者是约瑟夫·魏因黑伯尔(Joseph Weinheber)。作为序言,戈培尔写了几句话,强调莫扎特音乐周具有恰逢其时的政治意义:

有史以来最盛大的、为了向一个天才致敬的音乐活动在维也纳、在1941年这个战争年举办了。当欧洲准备迎接新的政治秩序时,当我们在武装战斗中赢得未来的根基时,德国及其盟友正在纪念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万国统帅之一。他们以节日的形式呈现他神圣的音乐,以此向他表示感恩。我们的人民和欧洲人民的未来由这个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结合在一起。纪念莫扎特的庆典活动将标志着人性的永恒价值。从一如莫扎特其人而兼有轻松娱乐和严肃知识的庆典中,将诞生出我们的未来。这一馈赠,我们有责任尊崇并培育。[422]

20.1941年12月维也纳莫扎特音乐周特别纪念册的封 面。

由于一周内塞进了67场活动,市政府和宣传部通力合作,不遗余力地把全国最好的表演者集中到一起。整个节庆投入大量公帑(估计超过35万帝国马克),柏林联邦档案馆现存的文件显示,当局直到1944年还在偿还音乐节的巨大债务。[423]

就音乐而言,上演曲目奢华得不同寻常。虽然维也纳并未像莱比锡那样推出大量莫扎特歌剧,但国家歌剧院上演了由三个公司制作的六部歌剧,每一部都阵容奢华。首先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后宫诱逃》,由卡尔·伯姆指挥,伊尔玛·拜尔科(Irma Beilke)、厄尔娜·贝尔格尔(Erna Berger)、安东·德尔默塔(Anton Dermota)和库尔特·尤尔根斯(Kurt Jürgens)主演。闭幕夜上演的是《魔笛》,由柏林和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联合推出,由古斯塔夫·格林德根斯制作,汉斯·克纳佩茨布什指挥,厄尔娜·贝尔格尔、赫尔格·罗斯文格(Helge Roswaenge)和保罗·舍夫勒(Paul Schöffler)饰演几个主角。两部作品之间,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推出《女人心》,由克莱门斯·克劳斯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推出《唐·乔万尼》(克纳佩茨布什指挥)和《费加罗的婚礼》(伯姆指挥);用的都是格奥尔格·许涅曼获得官方认可的新译本。另如第一章所述,剩下的一部是理查·施特劳斯于1931年改编的《伊多梅纽》的修订版,由他本人指挥。该版《伊多梅纽》的剧本改编和德译是犹太人洛塔尔·瓦勒斯坦,他在德奥合并前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制作人。宣传部虽然完全清楚这一点,但为了能让施特劳斯参与如此高规格的音乐活动,音乐周组织者也就不强求严格遵守种族政策了。但为了避免因为上演此曲而引起争议,瓦勒斯坦的名字没有出现在节目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