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若干“比秩”官职考述(第9/11页)

侯家丞是有印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现了数十块“轪侯家丞”封泥(36)。有印则有日常职事,那么侯家丞为什么又是“比秩”呢?此官虽系朝廷命官,但又是列侯的大管家,管理着一群家臣。《续汉书·百官志五》:“每国……其家臣,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本注曰:主侍侯,使理家事。列侯旧有行人、洗马、门大夫,凡五官。”汤其领先生认为,王子侯国的吏员大致可分两类,一为行政系统,一为家政系统;后者由侯家丞、右仆、行人、门大夫、先马、中庶子构成,侯家丞不分国之大小,都是比三百石(37)。廖伯源先生分析说:“又据《东海郡吏员簿》之体例,凡二百石以上之朝廷命官皆书其秩,百石以下之属吏则不书其秩。仆、行人、门大夫、先马、中庶子不书秩,盖属吏,乃侯国相所辟,派到侯家给事,为侯家臣。如霍中孺以县吏给事侯家。”还可提到廖先生对尹湾汉简所见16位侯家丞籍贯的考察,那考察显示:“本郡人得在本郡为侯家丞,此为地方长吏籍贯限制之例外。……侯家丞之职掌既无关地方行政,可不必有籍贯之限制。”(38)“长吏”必须回避本籍,侯家丞却不必,那么此官是不被算做“长吏”的。这对我们理解侯家丞之为“比秩”,很有帮助。侯家丞所统领的是家臣,本身也有家臣意味,跟“宦皇帝者”类似。

此外还有一些官职,在中央为正秩,在王国却是比秩。据《续汉志》所示,中央的中尉中二千石,而王国中尉比二千石;中央的尚书秩六百石,王国的治书(原称尚书,后改)比六百石;中央的太乐令、卫士令、太医令、永巷令、太祝令六百石,而王国的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巷长、祠祀长秩比四百石。

还有一种情况,某些官在中央和王国都是比秩,但王国秩级较低。比如,中央的谒者比六百石,而王国谒者比四百石;又如,中央的中尉、内史在正秩,而西汉后期,王国的中尉和内史秩比二千石。

总之,王国及侯国中的那些“比秩”官职,应与国官的“左官”地位有关。汉廷基于传统的“削藩”政策,有意压低国官秩级,并将国官中的同类职务置于“比秩”之上,以强化其“另类”形象。

附带说,“国吏二百石以上及比者”的提法,还向我们提示了这样一点:“吏”与“宦”在概念上存在着参互性。因为在这句话里,“比者”也是“吏”。这一点并不奇怪。因场合而发生的语义参互错综,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在马王堆汉墓遣策第42简所记的“男子明童”(39)中,有“其十五人吏,九人宦者”。此处的“吏”、“宦”概念,就得从“国吏”的特殊性来理解了。所谓“十五人吏”,即第2、3、4简所记“家丞一人,家吏十人,谒者四人”;所谓“九人宦者”,即第5、6简所记“宦者九人,其四人服牛车”,“牛车,宦者四人服”(40)。这里的“宦者”应是仆役,傅举有先生释之为家奴(41);家丞、家吏、谒者称“吏”,应是因为他们是职官、有职事。从汉王朝的整个职类体制看,侯国的家丞、家吏、谒者都有家臣性质,都近于“宦”,所以他们使用“比秩”;然而在侯国内部他们又可称“吏”,与无职事的侍从、与低级仆役不同。

正像“仕”、“宦”二字有时可以参互活用一样,“吏”与“宦”有时也可以参互活用。再举一个例子。睡虎地秦简《封诊式》中,能看到“甲,尉某私吏”;“某里五大夫乙家吏甲”(42)。那位尉的“私吏”、那位五大夫的“家吏”,由于在家中任事,所以称“吏”;然而对官府来说,他们不是国家在编吏员,只是“宦”而不是“吏”。这也很像今天的“干部”一词,其含义也会随场合而发生变动。学校里有“学生干部”、“班干部”,乡村中有“村干部”。可谁都知道,按国家人事制度,学生并不是国家干部;村主任、村会计什么的,也不在国家干部编制之中。总之,马王堆汉墓遣策中的“其十五人吏,九人宦者”,不足以否定秦汉官制中的“宦”特指从官。

【注释】

(1)参看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52-55页。

(2)《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又《汉书》卷三一《项籍传》。

(3)黄今言先生先有类似看法了:秦至汉初,郎卫及谒者、大夫等“基本上还属文官性质,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警卫部队。……为改变这种现状,……在光禄勋属下增设期门、羽林军。”《汉代期门羽林考释》,《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李玉福先生也指出,由于“军功为郎者毕竟数量很少,更多的是书生为郎”,所以文帝、景帝开始设置期门、羽林。《秦汉制度史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