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品位结构的研究框架(第12/13页)

初看上去,官阶研究只是一个很小很冷僻的领域,不大容易成为显学;但在我们通过“品位结构”概念,把各种具有品位意义的制度安排都考虑在内之后,这个领域就会变得重要一些了。至于后文的讨论,将重点围绕秦汉帝国的品位结构而展开。

【注释】

(1)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2)例如黄达强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品秩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分类制度中的品位分类是两码事。品秩解决官员的地位和身份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俸禄问题,但它不涉及官职的划分。用现代术语表示,中国的品秩制度只解决分等问题,不管职位的区分。西方的品位分类在功能上则二者兼有,即不但要解决公务员的地位高低与待遇问题,同时要解决公务职位的分类管理问题。见其《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0页。黄先生说中国古代品秩不等于现代的“品位分类”,是不错的;但说中国古代品秩“不涉及官职的划分”,则是对古代品秩缺乏了解了。

(3)参看拙作:《由“比秩”论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横向扩张》,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国学研究》第12卷,2003年12月;《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4)曼昆:《经济学原理》(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上册第94页。曼昆说“这种说法还是相当正确的”。很多人将此说成是萨缪尔森引用的,但萨缪尔森的引法并不相同:“你无法靠教会鹦鹉说‘供给’和‘需求’就能使它成为经济学家。”参看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5)拙作:《北魏北齐“职人”初探——附论魏晋的“王官司徒吏”》,《文史》第48辑,中华书局1999年版。

(6)参看李锦绣:《唐代视品官制初探》,《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7)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137页。

(8)葛承雍:《中国古代等级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9)任何组织都有两个性质,技术性质和仪式性质。前一性质较强的组织,其生存能力取决于技术效率;后一性质的组织,其生存能力则取决于制度本身。中国的“单位制度”,被认为是技术性最差而仪式性最强的组织。参看周翼虎、杨晓民:《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传统王朝亦然,等级礼仪本身就是它的一种日常运作方式。

(10)参看朱大渭、张文强:《两晋南北朝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4页。

(11)参看拙作:《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章。

(12)《通典》卷十六《选举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1页上栏。

(13)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版,第354页。

(14)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56页。

(15)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3页。

(16)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收入《梁启超全集》第3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77页。

(17)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85页。

(18)可参看陈明明:《所有的子弹都有归宿:发展中国家军人政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以下。

(19)西嶋定生:《二十等爵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20)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01-202页。

(21)参看杨国强:《军功官僚的崛起和轻重之势的消长》,收入《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0页以下。

(22)邹容:《革命军》,《邹容文集》,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45-46页。

(23)福格:《听雨丛谈》卷一《满洲掌院》、《大学士》,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13-14页。

(2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0页。

(25)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5页。

(26)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125页。

(27)参看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28)《白虎通义·爵》:“天子,爵称也。”陈立认为,这说法来自西汉通行的易说、春秋今文说,古文周礼说、左传说则认为天子非爵。见其《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