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枪匹马(第8/10页)

“原来如此,是维持社会秩序吗?就是说只要能逮捕凶犯,就可以不管动机或真相如何?”

“我没有这样说,问题是,再怎么深入追查这件案子,也查不出什么名堂。”

“那得试试看才知道吧?”

“如果我们搜查一课很清闲倒是无所谓,但现在很忙。”

“搜查一课任何时候都很忙的。”

“吉敷,我坦白告诉你,那桩事件已经结案了,在凶手被捕的那一刻就已结束,你别浪费警视厅的钱和时间。”

“那桩事件并未结束!”

“混账!你要让我讲多少遍同样的话呢?刑事的工作是逮捕凶手,别干其他的事。”

“主任,你在轻视行川郁夫,而这就是对人权的蔑视!不,不只是你,世人都是如此,由于对方只是在浅草流浪的痴呆老人,也由于对方曾因杀人罪被判刑并且长期服刑,才认为他因不明白什么是消费税,只为了区区十二元就会冲动杀人。问题是,这位行川老人很可能有超出常人的智慧!”

“死刑囚也有人权吗?”

“主任,这在法律上是完全不同的。唯有在被处决的瞬间才是罪犯!”

“别讲那种狗屁理论了,我不想像高校学生那样和你辩论,反正我们的职责只是维护秩序,别超越职权。”

“解明真相才算维护秩序吧!”

“和你真的是有理说不清!”

“主任,你没有面对过长期待在监狱里的人,也从未被警察折磨过,才会说出这种话。”

“服从法律和秩序的我们,为何要接受这些?反正……”

“你要我放弃现在所做的事吧?但不管你怎么说,我都没办法放弃。虽然凶手没有变,但罪行却很可能会有所变化。

“依你的观点,杀人者都是穷凶极恶之人,全该下地狱。不过,事实上杀人也是分等级的。依目前的情况,若解释为因为拒付消费税而杀人,就根本没有酌情量刑的余地;但如果真相完全不同,而且有不得不杀人的理由,罪刑绝对会因此改变!”

“若是这样,当事人自己为何不说?”

吉敷无言以对。

“这很奇怪,不是吗?如果他不是老年痴呆,应该会说出来,说出不得不这样做的理由,不是吗?”主任乘胜追击。

“无论如何,包括这点在内,我会一并调查。”吉敷有些意气用事地说。

“如果你经常做这种事,最后会在这儿待不下去的。”主任抛下这句话,离开了。

4

吉敷回到办公室的座位上。

这时,邻座的小谷叫他。

“吉敷。”

最近,他大概也对吉敷的单独行动不太理解,许久未打招呼,但这时却主动开口。

“你看过这个吗?”

吉敷望向小谷。

小谷拿着一本杂志,掀开封面。

“没有,是什么?”

“上面刊载着行川写的小说《跳舞的小丑》,好像是行川老人在宫城监狱里写的。”

“在哪里?”吉敷慌忙站起,从小谷手上一把抢过周刊杂志。

由于民众对征收消费税的反感,在浅草发生的这桩事件引起了异常的关注,媒体竞相报道。对此,吉敷也略有知晓。另外,媒体也知道凶手叫行川郁夫,更知道他曾在宫城监狱里待过二十六年之久,所以周刊杂志会报道也不足为奇。但,吉敷却没有想到媒体连行川创作的短篇小说都刊载出来。

他大略看了有关行川报道的,只有约莫四页,不算太详尽,不过已很扼要地介绍了吉敷所掌握的事实。报道之后则是行川的作品之一——在北海道的夜行列车洗手间里自杀的小丑,其尸体离奇消失。

这篇小说是在宫城监狱内的印刷工厂偷印并传阅于囚犯之间的,除了宫古的秦野之外,还有别人会保存。可以推测杂志记者是从那些人手上取得的,即使这样,动作未免也太快了些!

今天是四月十一日,距樱井佳子遇害只有一个星期,记者竟然已找到这篇小说,未免太不可思议了。难道是持有这篇作品的人主动打电话和周刊杂志的编辑部联络过?

或许是这样吧!否则真令人难以理解。

宫城监狱,秦野,甚至东京的源田那里,都没有周刊杂志记者到访过的痕迹。一般而言,杂志社接获的民众投诉案例远比警方来得多,毕竟,那比较能让民众安心!所以,警察系统必须有所改善。

“这本杂志是什么时候发售的?”吉敷问小谷。

“星期五。”小谷回答。

这么说,这份杂志的编辑大约是和吉敷在同一时间拿到行川的小说的。

“我知道了,谢谢。”吉敷想把周刊杂志递还小谷。

“不,没关系,你拿去吧!我已经看过了。”小谷说。

吉敷把周刊放在自己桌上。然后,他打电话给台东区公所户籍科,请对方帮忙调查樱井佳子的本籍地。他本来以为或许仍在静冈市,但很遗憾,对方说已经迁至台东区日本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