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穷死是罪过(第6/8页)

我回到家,放声大哭,不敢相信我的真爱是一个大骗子。

他看中了我那么容易被欺骗。

如果我现在就这个样子离开他,谁还会要我呢?

文章也描写了打工生活的种种不堪。一个姑娘混进麦当劳的厕所,因为她的房子设施太差劲了:麦当劳的厕所环境太好了。不仅非常干净,还有手纸和干手机。一个打工者不好意思告诉他老板他买不起手机。而那些找到办公室工作的幸运儿则发现里面的水深火热跟达尔文描述的一样残酷:

因为我有些客户没有付清款项,公司让我去负责收款,我每个月工资的百分之三十要押在公司那里,直到客户付清所有的钱。这合理吗?

我们公司规定每个月开除销售业绩最差的那个人。这合法吗?

有些时候,这种自我依靠的寓意有点过了头。有一篇文章说一个保姆遭到体罚,但没有关注家政工人的弱势处境,而是赞美她逃出主人家的勇敢。唯一能拯救王丽的人就是王丽自己。有篇报道在写一场百货商场里的致命火灾时绕开了更重要的话题——建筑质量低下和缺乏防灾措施——避而不谈,而是教人火中生还的小窍门:火烧到身上的时候要脱掉衣服或在地上打滚以扑灭火焰。

和中国媒体一成不变的说教相反,打工族杂志开拓了一片新领域。他们并没有坚持那些皆大欢喜的结尾。许多故事以苦恼或是困惑告终。在他们描述的世界里,人们互相欺骗,对于寂寞或迷失的人,他们袖手旁观。他们从来不提哪些法律需要修改,哪些行为需要改进,他们也从来不提政府。他们所写的,就是要如何活在这样的世界中。

1996年夏天,春明在日记里写道:

朋友,我们出世时贫穷,并不是我们的过错。但穷死是罪过。

在生命过程中,我们是否努力过,是否坚持奋斗过?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传销者,必须切实做到下面四点:

1.要有决心。

2.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3.对公司的产品知识和事业计划要深入研究和透彻地了解。

4.要学习传销的技巧。

那年夏天,一个厂里的朋友带春明参加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讲座。演讲人为一家叫做“完美日用品”的公司工作。完美销售健康补品,但是它真正提供的,是包装在“传销”这个神奇字眼里的关于财富和个人成就的梦想。传销并没有明确区分合法的直销和金字塔骗局。腐败,这个有时候似乎就存在于人们日常呼吸的空气中的东西,也渐渐渗入他们使用的语言之中。

春明开始卖完美健康产品以补贴收入,大部分卖给厂里的同事。她买完美公司的磁带,参加完美的讲座。她的日记变成了完美销售手册,夹杂着稀奇古怪的养生之道。

一次业务的成功与否在于见面的前三秒。

说话时要注意对方的眼睛。

一天认识三个人。

芦荟矿物晶能调节人体的五大系统。

会掉头发是因为体内缺少铜。

1996年底,春明已经在厂里做着一份很有影响力的工作,当总务部门的头,但是她辞掉这份工,全职投入到销售完美产品中。她花了一万元存款租会议室和培训课程的器材。她雇用以前厂里的同事加入她的网络,承诺他们会共同致富。在日记的最后几页中,春明列出了她招来的销售员名单。许多人还不到二十岁;她网络里最大的一个人才二十五岁。

今天,我们大家聚在一起来干什么呢?无非让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人一辈子到底怎样去生活?”

想想看,为什么我们一直平凡?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人辛苦一辈子下来,过的生活却并不是想过的生活。我们曾经都有过梦想,也曾经奋斗过,努力过,但为什么我们的付出与收获是那样的不平衡呢?在我们的身上发生过多少的遗憾啊!

总结反思后,我们渐渐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要发展只有靠把握机会。仅仅有梦想,有决心是不够的……媒介选择不好就会忙忙碌碌一辈子。就好像我们的爸爸妈妈选择了种田,所以,忙忙碌碌了一辈子,到满头白发的时候,还是油盐钱都要去凑合。

各位朋友,我们还想不想去重复父母的路?

不想!

给你们自己一个掌声!

直销公司在二战后的经济繁荣期从美国开始腾飞。和传统的零售商不同,像安利集团和雅芳这样的直销公司,通过独立的经销商而不是商场来销售他们的产品。这些经销商通过两种渠道赚钱:一是通过自己销售产品赚取利润,再就是通过雇用销售员网络,这些人凭借销售业绩获得奖金奖励。

在90年代中期,网络式销售热潮席卷中国,一些传销公司模仿美国的销售模式。另外一些则纯粹向新招进的下线收取巨额加盟费,并承诺他们如果能招揽更多新的成员,就能发大财。这些就是金字塔骗局:他们的钱不是从销售实体商品赚来的,而是仅依靠收取高额的加盟费获得。这种骗局能让最早入伙的人挣到钱,但是一旦下线不足就会轰然倒塌,许多人的积蓄因此被骗得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