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十二怒汉》与陪审团(第9/9页)

而且,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与社会共识的形成息息相关,陪审团审判其实就是一个探寻常识、达成共识的过程。该注重打击犯罪还是保障人权?该维护消费者权益还是推进产业发展?个人财产和社会利益孰轻孰重?许多案件的结果固然存在争议,但经过陪审团的观点碰撞、反复博弈,结果的公信力反而会高于法官裁判。某种程度上讲,所谓“外行”裁断事实、“内行”适用法律,恰恰是陪审团制度的优势,因为它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常识和民意。尽管我对于在我国引入陪审团制度持保留态度,但即使进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尊重常识、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仍是司法审判不可或缺的要素,更是司法公正的生命力所在。

今年距离首版《十二怒汉》上映正好一个甲子。当下社会,价值多元,众声喧哗,与六十年前相比,更需要常识与理性、宽容和共识,故将《十二怒汉》剧本译出,透过一场法庭纷争,重温一次法治课程。

何帆2017年8月1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