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莫斯科、彼得堡和诺夫哥罗德(1840—1847) 第三十一章(第6/12页)

不值一提的,正如尼基塔沙皇的公主们一样……他

也缺少那个,27

而缺少了那个,其余一切就不足称道了。

戈洛赫瓦斯托夫的弟弟生来瘸腿,单单这一点已使他无从效法哥哥的古典式姿态和凡尔赛步法。而且他的头发是黑的,眼睛也又大又黑,从来不会眯成一条缝。这年轻力壮的漂亮外表便是他的一切;内心蕴藏的则是不受约束的情欲和杂乱无章的观念。我的父亲从不把他放在眼里,每逢对他特别不满的时候便说:

“造化对人的捉弄真是有趣,你瞧,尼古拉的肩膀上,”于是老人耸耸自己的肩膀,“却生了一个波斯国王的脑瓜!”

他的哥哥一生可说一分钟也闲不住,总是在做着什么,尼古拉·帕夫洛维奇一生却绝对什么也不干。年轻时他不读书;到了二十三岁,他已结婚,而且结婚的方式非常别致,那是私奔。他爱上的是一个平民出身的穷姑娘,她具有格勒兹式28的迷人脸型,可爱得像最精美的塞夫尔瓷像29。他要求母亲允许他与她结婚,这是毫不奇怪的。但母亲充满贵族的偏见,认为她的儿子至少应娶一位鲁缅采夫或奥尔洛夫家30的小姐做妻子,还得有沃罗涅日或梁赞省的一大片领地做嫁妆才成,她当然不同意。但不论哥哥怎样劝他,舅父和姑母们怎样开导他,少女的一对秋波还是占了上风。我们的维特看到无法改变亲人们的意志,就在一天夜间,把他的首饰匣和几件衣服,还有他的听差亚历山大,从窗口挂到地上,随后自己也爬出了窗口,让房门从里边倒锁着。第二天午后家人把门打开时,他已完成了结婚手续。这件秘密婚事使他的母亲气得一病不起,就此死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门当户对的礼教祭台。

在他们家里,从大瘟疫和普加乔夫时期起,就住着一位奥尔斯克要塞守备官的寡妻,这个老官太太耳朵聋了,嘴唇上生着一些胡髭,喜欢唠叨。那次惊人的出走,后来成了她与我闲谈的话题,她讲完后总要发一通议论:“少爷,尼古拉·帕夫洛维奇小的时候,我就看他不会有一点出息,总是伊丽莎白太太的累赘。有一件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他十二岁那年跑来对我说,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娜杰日达·伊万诺夫娜,娜杰日达·伊万诺夫娜,快到窗口来看,您瞧,咱们的奶牛变得这样儿!’我到窗口一瞧,把我吓了一跳。少爷,原来几条狗把牛尾巴咬断了,可怜的牛,它从此就没了尾巴……这是蒂罗尔种牛呢……我实在忍不住了,对他说,你看到你妈妈的奶牛,你们的家私遭殃,还乐得这样,你怎么会有出息!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他成不了材。”

从奶牛丢失尾巴得到的神奇启示,不久就应验了。哥儿俩分了家,小的花天酒地过日子。

大家记得,贺加斯31有一组画,对勤劳和懒惰的生活作了对照。勤劳者在教堂做祈祷,懒汉却在玩骨牌,勤劳者在家庭中读道德教条,懒汉却在喝酒等等。这对比正是我们的哥儿俩的写照,只是社会地位不同罢了。贺加斯的画中,一个人物从盗窃开始,最后走上绞刑架,另一个一生从不寻欢作乐,最后是判处了朋友死刑。盗窃不是他的本性,不能怪他,只能怪他没有一个像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夫娜那样的妈妈,给他在卡卢加省留下两千农奴和五十万现款。否则他就不会想方设法去干那种事,因为盗窃终究不是休息,倒是很不愉快的、非常危险的一种活动。

两兄弟分开后,就不遗余力地各干各的了。一个拼命想扩大家产,另一个则拼命挥霍。我不知道,德米特里·帕夫洛维奇夜以继日的努力,有没有使他的财产增加一百卢布,但尼古拉·帕夫洛维奇十年之后却确实欠了一百多万债。

母亲死后不久,德米特里·帕夫洛维奇安置了妹妹,即替她找了一个婆家,便上巴黎和伦敦游历去了;尼古拉·帕夫洛维奇则在莫斯科大显身手,舞会、酒宴、剧场成了他的生活中心。他的家从早上起就挤满了来吃精美早餐的酒肉朋友,美酒鉴赏家,青年舞蹈家,有趣的法国人和近卫军军官;那里整天酒筵不断,歌声不绝;他手面之阔绰有时竟超过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名流德·弗·戈利岑公爵和尤苏波夫王爵。

这时,独身的德米特里·帕夫洛维奇循规蹈矩地游历了欧洲,学会了英国的一切回国了。他脑袋里装着德文郡的农场和康沃尔郡的养马场,背后跟着英国驯马师,两头爪上长膜的、呆头呆脑的长毛纯种大纽芬兰狗。同时,播种机和簸谷机,不同寻常的犁和各种农业生产上的时新花样,也跟着他远渡重洋到了俄国。

德米特里·帕夫洛维奇忙着推行不适合我国土壤的四区轮作制,在东正教的牧场上种植三叶草,忙着给俄国父母生的马驹灌输英国式教育,忙着研究泰耶尔32的农艺学,而就在这时,尼古拉·帕夫洛维奇却干了一件我认为是他一生最坏最蠢的事:他不爱自己的太太了。仿佛他觉得舞会和酒宴还不足以使他尽早破产,他又养了一个唱戏的舞女,但毫无疑问,这个女人就连给他的太太系紧身胸衣的带子也不配。从这时起,一切便急转直下:他的家产被查封了,他的妻子哭哭啼啼,担心自己的命运,也担心孩子们的前途,最后着了凉,几天后便死了,这个家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