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又一年秋收(第2/6页)

哪怕花的是津平的钱,那也是人有心才愿意花这钱,再说布料也难买啊。

去年的棉袄今年的秋衣,桂花婶心里其实也羡慕着津平娘来着。

林母穿着新秋衣抱着小米在村里晃一会,和不少眼熟的婆娘都聊过自己这身新秋衣怎么来的。

那眉梢间的喜意,话里的高兴,愣是把整个人衬得年轻几岁,那叫一个容光焕发。

那些个老太多少也羡慕着,还有点发酸,到村口或者岔路口那么一聚一说,这事差不离全村人都知道了。

都说津平他娘有福气呢,津平他媳妇虽然懒,但也孝顺婆婆啊,去年棉袄今年秋衣的。

韩母自然也听说了,她还亲眼瞧见津平他娘穿着那身土灰色秋衣笑得一脸灿烂和人说话来着。

当时照常坐在岔路口那和人说说笑笑,等到回家路上再想起这件事,她这心情啊,一时有点说不出的复杂。

想到津平他媳妇,又想到自家媳妇。

平时听到村里那些婆娘老拿津平媳妇和自家媳妇比,老是夸着自家媳妇,韩母心里多少也是有点开心的。

因着津平和自家儿子都在部队当兵,津平又隐隐约约比自家儿子要厉害点,韩母偶尔私底下也忍不住拿自家和林家比起来。

特别是当津平他媳妇懒,不下地上工在家也不干活,听说津平他娘心里也是气的,而自家媳妇在家勤快,孝顺公婆,对小姑小叔也好,也上工干活,后来还得了份供销社工作。

韩母虽然没跟着村里那些婆娘说过津平他媳妇的坏话,心里也是有点庆幸的,庆幸自家娶了个好媳妇。

有时也会替津平他娘担心下,家里多了个这么糟心的媳妇,这日子可咋过啊,前头两个媳妇肯定也有怨言,这家迟早得闹腾起来。

去年津平他媳妇给津平他娘做了件棉袄,韩母听了也多想什么,因为自家媳妇也很好,时不时给家里带点肉回来改善生活,又孝顺,和儿子感情也好。

她还笑着和自家老头子说,津平他娘因着津平他媳妇在村里憋屈那么久,总算是舒畅得脸一回了。

这回,再听到津平媳妇给津平他娘买布料做了身秋衣,韩母就想到已经跟着儿子去部队随军的儿媳妇,这么久了就往家里寄了一回信。

说在那边一切安顿好了,问家里这边情况如何,小姑工作还顺利不,让他们二老要注意身体啊,她在那边才能安心。

除此之外就是每月固定寄回来的五块钱。

当时她和老头子还觉得媳妇做事妥帖,去了部队还不忘惦记着家里,关心她俩。

但这会,韩母这心里多少有点落差。

怎么好像,她这日子还比不上津平他娘了呢。

也不是缺了件新秋衣穿,都是苦日子过来的,衣服够穿就行,韩母就拧巴着好像儿媳妇也没这么惦记着自己。

一路胡思乱想到家里。

就听闺女韩丽从屋里走出来问她:“娘你想什么呢?一脸不开心的样,不是出去和人唠嗑吗。”

韩丽今天正好休息,工作了这么久终于能有天歇歇,她心情正好着呢。

见娘这脸色也是觉得奇怪。

韩母被闺女问得瞬间清醒,连忙收起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摇头笑着说:“没什么,就是津平他娘做了身新秋衣高兴,说是津平媳妇给做的。”

韩丽没多想,顺嘴说道:“那津平哥他媳妇还挺孝顺的。”

她以为娘是瞧见人穿新秋衣自己没有不太高兴,娘也想穿新秋衣了。

韩丽想了下,自己最近和各个柜台的同事都混了个眼熟,和负责卖布料衣服那些柜台的黄姐关系也不错。

她说:“娘,等最近供销社有瑕疵布了,我找黄姐帮忙扯布料回来也给你做身秋衣。我们内部是可以先挑些好点的瑕疵布的,也不用布票,就是价钱贵点。”

“不过,我刚工作一个月,等发了工资交给家里手上也没多少钱,还得娘你先给钱才行。”

韩母连说不用,拒绝说:“娘是在想别的事,秋衣够穿就行,哪里还用得着新做啊,不用费这个钱。”

“倒是你,现在在供销社上班也得有一两身像样的衣服。这个月发工资你就先别交家里了,你们供销社要有瑕疵布你就找那什么黄姐帮忙买布料,拿回来娘给你做身秋衣。”

韩母那拧巴的心啊,在听闺女说完话后消散了。

别去比那些有的没的。

自家媳妇人去部队随军了,在那边忙着照顾儿子打理小家,顾不上这边也正常,写信时不照样让她注意身体吗。

而且还把供销社的工作给了小丽,小丽这段时间变化大着呢,人也变得大方起来了,更加会说话了。

说起来这每月工资交给家里,也等于是儿媳妇的孝敬了。

韩母懂得知足。

清河生产队这边,林母穿着身土灰色新秋衣在村里高兴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