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渊步步为营夺长安(第10/19页)

“这还真是太邪门了!太邪门了!在太原那么久,怎么都不下雨,还要去祈雨。这下好了,不想下雨吧,它下个不停!”长孙顺德抓耳挠腮,在李世民的身边转来转去,反反复复就是这几句话。

他太想有个人配合他,一起骂这鬼天气了。可李世民只是笑笑,根本不配合他,始终淡定地看着他的《孙子兵法》。长孙顺德的独角戏演累了,一把夺过《孙子兵法》,大声说:“大都督,你就不急吗?看这劳什子有什么用?看了也用不上。就这么待下去,别说攻占什么长安了,就是去长安都难!”

长孙顺德仗着自己是李世民的长辈,说话从来不忌讳。李世民还是面带微笑,只轻轻瞟了长孙顺德一眼,从他手里夺过《孙子兵法》,逗他道:“统军大人,你可是统军,身为统军,就应该泰山崩于面前而面不改色,为这点雨你就急成这样了?慌成这样了?这可不是为将之道啊!不是为将之道!”

李世民故意拖长音,逗他。其实,李世民怎会不急?他也急,急得火烧火燎的,可他知道急也没用,老天爷要变天,不是人为能改变的。何况心里再急,他也不能表现出来,他要是急了,他下面的人还不急得全像长孙顺德一样?

长孙顺德被李世民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嘟哝道:“我这不是急吗?你看这一天天地待下去,也不是个事呀!”

他想说难道你就不怕隋军将我们包围在这个地方?可又觉得这么一说,不就表示他害怕隋军了吗?长孙顺德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他“怕”。

李世民说:“雨再小点,我们就可以前进了!对了,你还是叫我二郎我听着舒服点,别叫什么大都督了,听着实在别扭!”

长孙顺德还要说什么,柴绍跑了进来,喘着粗气说:“二郎!二郎!出事了!出大事了!”

“出事?出什么事了?”李世民原本是坐着的,立时蹦了起来,柴绍不是性急之人,遇事很沉稳,能说出“出大事了”这句话,一定不是小事。

“是……是……”柴绍半天说不出话来,伸长脖子咽了口唾沫。

长孙顺德急忙倒了一碗水给他,柴绍接过,一口喝干一抹嘴说:“二郎!听大郎说,大将军下令让我们后撤!大郎的左军先撤,两个时辰内撤完,明早大将军的中军再撤,我们右军断后。”

这下轮到李世民失色了,手里的《孙子兵法》也掉在了地上。

“你从什么地方听说的?”李世民有些不相信。

“我路上碰到大郎,大郎说的。”柴绍说。

原来,从李渊那里听命后,李建成在回营房的路上,遇到了四处巡查的右领军长史——柴绍,便把李渊的决定说了,还让柴绍带消息给李世民。柴绍觉得事关重大,跳上马就奔了过来。

“二郎!二郎!不能撤军!千万不能撤军!这一撤军呀,军心可就散了!”柴绍说,“这次进攻长安,要的就是气势,这军心一散,气势一倒,这……”

柴绍没再往下说,他不敢说了。

李世民的脸和脖子已经通红了,像是刚从染缸里爬出来,这是急火攻心,怒发冲冠的象征。长孙顺德正要张口来骂,一想这一骂可不就是骂大将军李渊了吗?再加上看到李世民那样,也便识趣地住了嘴,只是不停地搓着双手,在营帐里徘徊,嘴里还嘀咕着:“还什么大山压顶不变色,这大将军都变色了,我们能不变色吗?”

“不!绝对不能这么做!”李世民待那脸上,脖子上的红全褪下后,慢慢地说。

“听说大将军担心刘武周在我们背后捅刀子,还担心那突厥……”

柴绍还没说完,便被长孙顺德因激动而变调的嗓音打断了。

“担心!担心!有什么好担心的?这担心那也担心的,什么事都不用做了。我们既然已经出来了,就不能后退,我从不走退路,哪有走退路的道理?出来了,就没有后路了!后路已经斩断了,再难走!咬着牙,喝着血也要走完!出来了,再退回去,怎么和那太原的老百姓交代?”

平时柴绍是不怎么搭理长孙顺德的,觉得他粗鲁。可这次却觉得长孙顺德说得对,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不禁向长孙顺德投去赞许的目光。

“长孙统军说得没错!我也觉得不能这样,至于为什么不能这样,我也说不上个子丑寅卯来,可能就像长孙统军所说,不能后退吧!后退肯定会动摇军心的!不要说动摇军心,就是我也会丧气的。”柴绍看着李世民,停了一下又说,“再说了,雨中行军也不是不可以,克服一下,我不信这雨会永远不停地下……二郎,也只有你能说服大将军了!”

柴绍的意思是,大将军做了这个决定,没人会去反驳,也没人敢去反驳,即使有人去反驳,敢反驳,大将军也不会听,只有你去说,大将军才有可能收会成命。柴绍急着去长安,不仅是为了急着得天下,还有因他的妻子李秀英给他带信了,正在黄石寨等着他们,他急着要去见她。丢下李秀英独自来太原,柴绍心里一直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