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国家建构中的地方认同(第12/12页)

[29] 革命党人谭人凤有一评论:“他们谘议局的人,不是翰林进士,就是举人秀才,在社会上潜势力非常的大。”关于各省谘议局和资政院的组成成分,参见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9年,第23—33页。

[30] [美]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杨慎之译,第10页。

[31] 参见[日]深町英夫:《近代广东的政党·社会·国家—中国国民党及其党国体制的形成过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2] 见宋教仁:《我之历史》,转引自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增订版),第25页。

[33] [日]沟口雄三:《辛亥革命新论》,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67期,2007年9月。

[34] 吴鼎昌:《大借款与财政之将来》,载《民国经世文编》,上海:上海经世文社,1914年,财政六,第6页。

[35] 梁启超:《一年来之政象与国民程度之映射》,见《梁启超全集》,第5册,第2587页。

[36] 关于民国初年从美国道路转向法国道路的问题,参见拙文:《为何权力代替了权威:辛亥革命百年反思》,载《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37]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增订版),第64页。

[38] 关于民国初年代议民主制与行政威权制如何失败的问题,参见拙文:《革命后的第二天:中国魏玛时期的思想与政治(1912—1927)》,载《开放时代》,2014年第3期。

[39] 李大钊:《中心势力创造论》,见《李大钊全集》,第2卷,第677—678页。

[40] 杨荫杭:《老圃遗文辑》,第141页。

[41] 参见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见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第166页。

[42] 周作人:《南北》,见氏著:《谈虎集》(影印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第217页。

[43]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第20页。

[44]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乡村》,王福明译,第37—49页。

[45] 胡汉民:《胡汉民自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73页。

[46] 参见孙中山:《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见《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2—35页。

[47] 杨荫杭:《老圃遗文辑》,第141页。

[48] 陈独秀:《联省自治与中国政象》,见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第381页。

[49] [清]顾炎武:《郡县论一》,见《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之一,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