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明(第5/24页)

中世纪的农作法?中世纪多利用小型牲畜耕作,作物种植也很稀疏。庄园里的牲畜同时在公共牧地上随意放牧,严重影响了畜种的改良。笨重的犁和其他粗陋的农具都不能满足平原土地和栽培作物的需求。常用的农具是木制的,一般都没有铁尖,因而工作很费力耗时。用手播撒种子,人们不知道施用化肥,也不懂得采用作物轮种法。因此,每年有一半或三分之一的可耕地闲置不用。

庄园是一个经济单位?尽管耕作落后,农具简单,牲畜矮小,人们愚昧无知,墨守成规,食不果腹,加之战乱连连,动荡不安,然而这些并没有动摇庄园是一个经济单位的地位。所谓经济单位,就是庄园内可以独立生产一切食物、衣服、工具以及其他经济货物。每个庄园都有一座磨坊,一座面包房,一座酿酒厂或一个葡萄榨汁机,以及一些店铺。在这些佃农中,除了农夫,还有铁匠、磨坊工、酿酒师和纺织工等工匠。此外,还有代表领主监管庄园事务的行政人员,即管家;其次,还有代表佃奴的监管或领监,按时分配劳力的劳役;最后还有羊倌、猪倌、养蜂者和牛倌。每个村庄都有一座教堂和一位神父,他不仅是社区的传道者,还是教师,通常来说,神父与领主、佃农都是朋友。

简陋的农居?一般来说,农民的生活异常艰苦而且极为单调,自由农和农奴都是如此。他们每天一大早出门劳动,太阳下山回到家中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没有改变。农民们几乎不使用蜡烛,因为他们的房舍屋顶都是用稻草盖成的,很容易被火点燃烧毁。为了防止大火毁掉他们的房屋和村庄,家里都没有火炉和壁炉,做饭烘烤通常都集中在一个安全的小炉灶上。因此,在冬天,农民的房屋没有取暖的设备,阴冷凄凉,生活设施非常简陋。由于农民没有良好的烹饪条件,也无法掌握多种烹饪技术,导致他们日常的饮食非常简单粗糙。平时全家人的衣物洗涤都由妇女来承担,她们把衣物拿到河边或者池塘边清洗,无法消毒或者控制病菌污染,因而天花、霍乱、伤寒等疾病时常发生。当时的人口出生率很高,但是死亡率也极为惊人,特别是婴幼儿,存活下来十分不易,以致在中世纪的欧洲,农业人口多年来几乎没有增长。

隔离的城堡?显而易见,封建领主的城堡要比普通农舍的条件好得多,室内设有壁炉,因此比较温暖。但是城堡的建筑多有厚重的高墙,每一扇窗户都是又小又窄,且几乎与外界环境封闭隔离。因此城堡的内部环境十分压抑,一年四季都是黑暗、潮湿、阴气沉沉。与今天的居住环境相比,即便是当时的奢华城堡,条件也是相当简陋的。因为当时的城堡里没有电灯、浴室、电话等,甚至连像样的灯火设备都没有。另外,城堡里也没有缝纫机,所以妇女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手工缝纫衣物。领主的家人和宾客都享受着上好的美食和服饰,而且有较多的闲暇时间,这些都是农民所无法比拟的。但有一点,贵族们和农民一样,都没有什么有趣的娱乐活动,他们对读书和研究学问也不感兴趣。许多领主更擅长使剑而不是握笔,许多贵族妇女精通绣花缝纫,但她们却没有阅读书籍的能力。

积极面?几乎可以论定,中世纪的生活多笼罩在黑暗中,但它最光明积极的一面就是户外活动。农民平日里可以尽情享受丰富多彩的户外生活,而城堡里的贵族们也时常举行盛大庆典、节日纪念日宴会以及充满欢声笑语的运动竞赛。每当举行这些活动时,旺盛的火焰在宽大的壁炉里熊熊燃烧,将一切微弱的烛光都包裹在光明之中,音乐、舞蹈、欢乐的演唱声回荡在大厅和长廊中。尤其是节日盛会,比如圣诞节和复活节,农民也可以自由参加这些大型宴会。

教区的礼拜堂通常是人们的社交中心,所有的村民每周都来这里做礼拜,大家在一起聚会,彼此之间互相问候致意,交流友好的感情。另外,中世纪封建庄园的乡村生活虽然有很多缺点和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与古罗马和古埃及的农庄生活相比,生活条件已经好了很多,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比如说,封建农庄里几乎不存在奴隶制,每个人都拥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和一定的财产权,即便是农奴也享有部分人身自由和财产,人们一般都可以得到尊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虽然在领主和佃奴之间存在巨大的阶级鸿沟,分别隶属于差别很大的社会阶级,但有一点相同,他们都是基督徒。因此他们都能保持个人独立的身份地位进行交往。封建庄园是一个讲究合作的社会团体,每一个自由民、佃农或者农奴,都和他们的领主一样,在庄园中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在使用和管理土地时拥有发言权。从这一点来说,中世纪庄园的深处孕育着某种农业民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