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明(第6/24页)

三、城镇和贸易

新旧城镇?在黑暗时代,城镇人口和城镇规模急速锐减,成为黑暗时代的明显标志。而中世纪时期,城镇活动日益繁荣,社会生活重新兴盛,比往日更加热闹,这是中世纪城镇发展的显著特征。

古老的市镇没有继续衰落下去,而是重新恢复往日的生机,日益繁荣起来。而新的市镇也慢慢出现,发展成为商贸交流活动中心。中世纪的诸多城市,特别是南欧的城市,多半是古罗马时期留下来的,例如罗马城、那不勒斯、热那亚、比萨、佛罗伦萨、马赛、里昂、科隆、美因茨、伦敦、约克等,它们都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威尼斯城虽经历过无数磨难,但仍然在坎坷的历史中像一颗宝石般发出耀眼的光芒。威尼斯建于6世纪,当时伦巴底人入侵,意大利的许多流亡百姓逃到亚得里亚海尽头的沼泽地带。那里有很多隐蔽的小岛,人们就地建立了一个居住地,渐渐演变成为威尼斯城。还有尼德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的一些地区,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许多城市,多是在黑暗时代建成,也有一些是在中世纪早期由国王和封建领主兴建。

新市镇的出现和兴起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当国王需要建一座都城时,新城就兴起了;有时边疆要建一处边防要塞,因此又有一座市镇出现了;或者主教来到某地驻留,基督教教会开展传教布道工作,需要建一个宗教集会中心,于是新的市镇就随之出现了。另外,城市所在地多是贸易活动繁荣的场所,来自不同封建庄园的人们聚集在那里,跟商人们进行货品交易。有时候,某个城堡积极推动手工制造业和贸易的发展,它的周边地区直至附近乡村都会受到影响,逐渐变得繁华热闹起来,慢慢成长为城市。在欧洲许多古老的市镇中,我们至今还能见到一些古城堡,有的城堡甚至建在高耸的悬崖之上。这些城堡在当时或许仅是一所庄园府第,由于所在地适合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城堡连同附近的村庄就慢慢演变为城市。

城镇与封建制度?中世纪的大多数城镇都处于一张偌大的封建网中,它们也是这张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市镇是主教们的采邑,有些是国王或者皇帝的领地,有些是公爵、伯爵、男爵等贵族的封地。城市的领主地位很高,但他同时可能是国王或主教的封臣。另外,大城市本身也有可能成为其他几个小城市的宗主。只有少数城市,像前面提到的意大利,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它们不受封建契约的桎梏束缚。

城市的自治?中世纪的许多城市是主教的驻扎地,自然而然就成为主教管理宗教事务的中心。有些城市建造了强大而坚实的防御城池,市民拥有武装实力,曾经多次阻挡蛮族的入侵和袭击,因而受到皇帝、国王和其他封建领主的尊敬,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地方自治”特权。自治城市与领主之间签订的封建契约,通常称为“特许状”,上面详细记载着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各项条款。“特许状”为城市的管理和商业发展提供了确定的保障和依据。中世纪的市镇不仅数量迅速增加,而且领地面积也逐渐扩大,同时重要性和影响力也不断加强,慢慢发展为制造业和贸易交流中心,同时成为政治活动和社会民主力量聚集之地。

贸易复兴?商业贸易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已经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进入黑暗时代之后,贸易交流遭到破坏,商业发展受阻,逐渐衰落下来。到了中世纪,整个欧洲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基督教化趋势,文明化的程度日益提高,蛮族入侵的战争几乎终止,于是商业和贸易重新复兴。事实上,中世纪的大部分庄园和封建领地都能做到自给自足。尽管如此,仍有多种货物需要通过交换和贸易的方式才能获得,还有的货品十分稀缺,要从遥远的地方运来。比如生铁,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出产,但任何地方都极其需要。还有香料和盐,可以有效地保存肉类不变质,但这些东西要从各处贩卖的商人手中购买。另外,马鞍、缰绳、手推车、四轮货车、刀剑武器、头盔铠甲等物品,也很难自己生产,需要交换购买。除了这些生活必需品,很多生活富裕的领主和家人都不喜欢自己庄园生产的粗糙衣服、羊毛衣物、笨重的鞋子,他们渴望拥有更加奢华精美的服装,精细上乘的手工,装饰华丽的珠宝。生活讲究的封臣也是如此,宁愿花大价钱购买漂亮华丽的衣物。教区的神父和修士们也需要大量的礼拜图书、灯油、葡萄酒和供香等,这些物品绝大多数都需要从外地输入。

贸易的障碍?中世纪没有安全方便的交通运输工具,落后而恶劣的运输条件使商业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那个时期没有电报电话之类的通信工具,也没有铁路、卡车等交通运输工具,邮政服务极为少见,道路也崎岖不平路况奇差,而且通常危险重重。只有水上运输比较发达,但遗憾的是,河流通常是不开放的,所以不能自由通航。在陆地上的货物运输,每经过一个封建贵族的庄园,封建贵族都会向其收取重税。甚至连桥梁、渡口、村落和城堡也都会征收通行费用。这样层层把关,重重受阻,每一个单独出行的商人都很辛苦,很吃力,而且不可能走得很远。因此,商人们便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这样既能改善生意不好的状况,同时自己的利益也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