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远东地区的古典时代(第7/8页)

在中国,佛教逐渐和中国的风俗相结合,与此同时,还和中国其他的信仰相互融合,传播甚是广泛,直到最终成为中国人的主要信仰之一。

中国以外的佛教?中国文明伴随着佛教使徒所到之处,如朝鲜、日本、西藏、蒙古和安南(今越南),广泛传播开来,这也是佛教对中国产生的一个重大影响。公元6世纪,佛教由中国又经过朝鲜传入日本,那些传播佛教的僧人又重新回到中国去寻找一些技术熟练的中国工匠并把他们带到日本,让他们建造庙宇,雕刻佛像。从此之后,日本便开始模仿中国的建筑、雕刻风格和绘画艺术,以及中国的文字系统。一时曾掀起一股学习中国的热潮,对中国的哲学和文学乃至舞蹈和战争武器都大加赞赏模仿。但是他们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善于修改和完美利用中国艺术,使之适合他们当地人的需求的优秀技巧。比如,为了使中国的汉字更好地适合他们本国的音节,他们最初借用了中国的会意字,同时把那些比较复杂的会意字简化了,这样中国的汉字便更适用于日本文字。

建筑和美术?佛教在中国以及周边各地的传播,为美术和建筑带来重大的影响。壮丽宏伟的寺院和庄严美丽的宝塔庙宇布满各地,这直接刺激了庭园设计,对雕刻和绘画的飞速发展也十分有成效。例如在佛像的雕塑方面,中国人吸取了印度人从西方带来的希腊化的艺术传统,但并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们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吸取精华,并加以修改,意外地产生了一种与印度美术有别又有鲜明特点的中国美术。现如今,在我们的博物馆里大家所看到的大部分青铜铸造的、陶制的或石雕的神圣美丽的中国佛像,都是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初年和之后制造出来的。

四、中国

周朝末年?在这个礼乐崩溃、孔子生活的年代,齐、秦、晋、楚等几个相当大的诸侯强国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而这些诸侯国又统领着公国、伯国、男国等数不清的小国。小国被封建主义制度控制,保持周朝的传统。所谓的封建制度便是层层分封,男、伯、公及其他诸小国的统治者应效忠于他们各自的王侯或首领,而王侯或首领最后要效忠于他们的帝王。但实际上,王侯们并不团结,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断交战。这正暴露出了封建主义在当时中国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封建主义在中国维持了几百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制度弊端百出,逐渐衰落下来。在公元前249年,边境公国之一的秦国统治者彻底推翻了这个没落的王朝——周朝。

“始皇帝”?历经漫长的交战,有一个王侯在争雄的诸王之中卓越超群,连续击败了其他诸侯国,于公元前221年取得了皇帝的称号,他自封为“秦始皇”。“第一个”正是始皇帝的内涵所在,而且他是第一个真正的皇帝。他正是中国名副其实的旃陀罗笈多,是他用武力征服不同的地区和集团并统一控制;是他结束了当时的封建制度,重新划分了三十六郡,继而新设立了郡守和郡尉来取代曾经的公侯,并由他亲自任命和监督各郡;是他率领精兵,向南扩充帝国的势力范围,成功在长江以南新获四个郡;也正是因为他,驰道和运河也修筑起来了,水陆交通便利了,中国各部分也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这一切行动,让我们想起波斯的大流士,还有罗马的恺撒。

道路和城墙?从那时起,中国的迁居者把中国文明带入长江以南的“蛮族”地区,使之逐渐成为完整中国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为了抵御北方“蛮族”即匈奴的入侵,始皇帝与匈奴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战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为了避免他们再犯中国国土,他命人修筑了一道万里长城。这道长城起于东北的黄海,越过黄河的弯曲地区,止于西北丛山之外。这道长城最初虽然是土筑的,但对于从北方来犯的那些野蛮骑手来说,无可置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正屏障。这正是中亚细亚的游牧民宁肯向西方寻求出路,也不南下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大概就因为这个缘故,蛮族侵略者忍痛割爱,从亚洲迁移出来,放弃中国,直闯欧洲。

后来,历代王朝又延长加固了长城。到了近代,明朝用石头重建了长城,世界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就此诞生了。

剑和书?虽然始皇帝在许多方面理应受到百姓们爱戴,但很不幸的是,他在位之日,百姓畏而不敢言;逝世之时,百姓恨而无从言。在中国的传统印象中,始皇帝一直被视为一个嗜杀、残酷的暴君。他不得人心的一部分原因是,他曾焚书坑儒,试图毁灭儒教。他曾下令烧掉除农业医药等实用学科书籍以外的所有儒家经典和一切过去被学者视为生命的文献,几百位试图抢救藏书的儒士都遭到斩首或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