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4/5页)

【无语:主要是他这个被发现的办法太过儿戏了吧,一封空白奏折就把他逼成了这样。】

【白菜豆腐脑:害,父子相疑,帝王家的老毛病了,也不止康熙一个人,李世民和李渊什么的不也是这样么。】

林涣震撼。

沈倦好像也没准备和他细讲义忠亲王的事情,提了这一句也就没了。

只说:“这几日你出门要当心些,虽然他是服毒自杀,且是反叛后死的,但是当今对这个亲王的感情还是挺深的,叫礼部以老千岁的名义下葬,只是丧礼一切从简,不叫外头人知道,也就几个开国以来的勋贵家里才让去观礼的,你可别走漏了风声。”

林涣噢一声,忽然想起什么,问直播间:“他这个老千岁,是不是就是指太子?”

【一言不合:是啊,以太子之礼下葬,唉,要是义忠亲王不犯傻,以后可能皇位就是他的了。】

【金金不计较:谁让他等不及呢,不过幸好他没当上,不然就他们家那些下人的腔调,一个王爷就跋扈成这样子,要是当了太子当了皇帝,岂不就是天底下最跋扈最嚣张的蠹虫了!】

【斤斤计较:确实,虽然后来登基的那个皇帝好像也一般,但是吧,比义忠亲王好一点,至少没听人说起他家的下人欺负人之类的事情发生,而且还知道除了那些没落奢靡的勋贵。】

【啊这:感觉也对应上了,秦可卿死的时候,薛大傻子不是还说了么,他家的那块儿棺材板本来是义忠亲王预定下来的,结果义忠亲王犯了事儿,就剩下了,最后卖给贾珍了。】

林涣又问沈倦:“先生,我有个问题,这个义忠亲王死了,和那些个什么四王八公有没有什么关系?比如贾家这样的,他们会不会受影响?”

沈倦点头:“影响肯定是有的,最先的时候,皇上为了给义忠亲王一些特殊待遇,特许他和这些权贵大臣相交,来往颇为密切,江南水患,还是甄家帮着他收纳的钱财。”

“他们曾盛极一时,义忠亲王没了以后,他们就相当于失去了筹码——倾阖族之力帮了的人没了,末了要成一头空了,现在还是皇上在位还好说些,等新帝继位,他们这些义忠亲王的助力,在他的眼里,就是眼中钉肉中刺了。”

林涣懂了,难怪后面四王八公就没落了。

沈倦说:“这回义忠亲王的事里,王子腾出了大力,王家许是还能兴盛一段时间,王子腾的官还会再升,史家主母死了,史家人都在守孝,他们家的男丁虽然没有守孝,但也都闭门不出了,在这事里没什么存在感,贾家在朝的人太少,连边都摸不着,要是他们往后不自己作死,也不会出什么大事儿。”

“这事儿里关系最大的是薛家。”沈倦想了想说,“薛家巨富,义忠亲王养兵,除了贪污的那些银子,其余都是薛家出的。”

林涣一惊:“全是他们家出的?”

沈倦点头:“还有义忠亲王和那些地方官员来往的书信,也都是用了薛家的关系网送出去的。”

林涣啧啧称奇:“他们家的胆子这么大?”

【古文学研究:有一说一,薛家紫薇舍人的职位就是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之类的,是个文官,薛家和林家一样没有什么传承家族的人,薛蟠还不靠谱,不拖后腿就算了,像是别的四大家族,贾家王家史家都有人在朝为官,且都是武官,薛家相比起来底子太浅,而且能往上竞升的武官可比文官少的多了,说句难听的,天底下的读书人多了去了,武官却少得很,所以薛家不是不可替代的。】

【古文学研究:既然能被替代,他们的危机感也必定比别人重,自然会铤而走险,更何况薛家还是起草诏令的人,这样的人帮着义忠亲王谋反,皇帝肯定接受不了。】

林涣懂了:“所以薛公必死?”

沈倦说:“你聪明了,薛公死期已经到了。”

林涣想了想薛家的后来,摇了摇头。

“不过薛公也还算聪明,他从没叫自己的儿子女儿夫人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而且还故意把儿子养得不怎么样。起初还是皇上默许的他们接近义忠亲王,现在出了这事儿,祸不及家人,其余薛家人还是能保全性命的,若是安安分分的,靠着他们家的钱财,也还能富足下去。”

【白菜豆腐脑:薛大傻子捡回一条命啊……】

【心上人:傻人有傻福呗,只是可惜了宝姐姐,从前还能说一句算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薛公一死,她就是彻底的商户女了,只有内务府那点儿权力,往后也散干净了。】

【无语:其实原著里还真没看出来薛家是最早败落的一家,都说是贾家先败落下来的,薛家还那么有钱,干的内务府的活儿,宝姐姐平时也没看出来什么不对,不过按照倦哥说的,要是他们不掺和贾府的事情,后面也不会过的太难吧,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