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以一敌二(第8/19页)

骆掌院道:“你呀,我知你用人向来不拘一格,但你该多想一想,科举取士自有科举取士的道理。这世间,能干的人有许多。譬如,你建新城,便没少用商贾,可你监工商贾建城,就要用官员、吏员。殿下,不拘一格原是好事,但这天下,士农工商自有其道理所在。就如朝中,固然有那等胆小狭隘之人,难道就没有当用之人、当用之官了?你用的赵长史、阿悦、你大舅兄,还有章巡抚,哪个不是科举出身,就是你自己,当年亦是正经春闱进士考出来的,所以说科举哪里全然是坏处?那些个没眼光不欲去南夷的,你当庆幸,这等小人,便是去了也做不好事做不好官。你呀,我劝你一句,如傅长史那样名满天下而科举屡次失利的大才子,到底是凤毛麟角,你得一人,已是运道。难不成还想着弄十个八个的?不是我说,才子要泛滥成这样,也就不是才子了。”

秦凤仪得了骆先生的一番教导,在骆家吃过饭后回家同媳妇儿道:“别说,骆先生虽则一直说话不大中听,但他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镜笑道:“你以为翰林掌院是谁都可以当的?”秦凤仪道:“要是把骆先生弄到南夷去就好了。”李镜听到这话哭笑不得。

李镜问:“献俘之事准备得如何了?”

秦凤仪躺在床间,跷着二郎腿道:“这是礼部差事,到时我露个面儿就成。”

大阳原正在捏妹妹的小脸儿,然后被妹妹挠了爪子,刚要跟他爹告状呢,听他爹说什么献俘的事,大阳虽则还不大懂这些个,但一路上也听人说了许多回。小孩子好奇心最盛,大阳爬到他爹肚子上坐着,问:“爹,献俘是啥啊?”

秦凤仪对儿子素来有耐心,道:“就是打信州抓来的山蛮左亲王,要把他献俘太庙。”

“太庙是哪里?”

“是搁祖宗牌位的地方,叫皇家祖宗们知道:咱们打了胜仗,把俘虏给他们瞧瞧。”

大阳问:“爹,热闹不?”“还成吧。”秦凤仪哪里知道热不热闹,他也是头一回干这事儿。

大阳却是个爱凑热闹的,忙道:“爹,我也跟你一起去。也带阿泰哥一道去吧,阿泰哥说,他在宫里可闷了。”

秦凤仪笑道:“成,就带你们一道去!”李镜道:“这可得提前学规矩礼仪。”

秦凤仪道:“把阿泰接出来好好玩儿一玩儿,孩子们虽是在京城出生,但那会儿都不记事。如今来了京城,便各处逛一逛,光在宫里闷着有什么意思。”

李镜道:“也是。”

献俘之事,既是要带孩子们一道去,秦凤仪就打发人去礼部说了一回。礼部这伙子酸生,还说他们做不得主,把秦凤仪气得亲自找了卢尚书,卢尚书却道:“人数都是定了的,皇子里皆是成年皇子,陛下未说要让皇孙参加。”

秦凤仪道:“卢老头儿啊卢老头儿,你说你,真是数十年如一日地笨哪。”气得卢尚书把秦凤仪撵了出去,心道:你还不是数十年如一日地不会说人话。

秦凤仪要让儿子和外甥参加献俘仪式,只好进宫同景安帝说一声,景安帝道:“孩子们还小吧?”

“小怕什么,不过是叫他们跟着见识一二,又不是女孩子,难不成还成天关在屋里绣花?”秦凤仪道,“对了,也把阿泰算一个,阿泰也很想参加。张大哥还是打信州的主力呢,那什么,张大哥和大公主的事,你还不给个名分啊?”

景安帝道:“献俘之后再说吧。”

秦凤仪也没什么事要说的了,便要告辞,景安帝道:“还有一事。”

秦凤仪便又坐回椅中,景安帝道:“凤凰城现在人口十来万户,还是县城制式便不合适了,礼部已经上表,请复凤凰城为府城。”

秦凤仪并没有意见,景安帝道:“知府是正五品,之下还有同知、通判之职要设。另外,信州也要有一应官员的安排,你是个什么意思?”

秦凤仪想了想,道:“凤凰城那里,我看范正就不错,既是由县升府,范正便一道由知县升知府就是了,余者同知、通判之职,我回去把单子呈上来。信州那里,我一时也没有合适的知州人选,现下是傅长史和苍家兄弟管着政务,另外,驻兵是冯将军一支,还有土兵一支。傅长史终要回到我身边的,苍家兄弟年纪尚轻,他俩可暂居同知、通判之位,一则他们是战后便接手的信州安抚之事,对信州之事比较熟悉,待新知州来了,也好辅佐新知州;二则,信州毕竟还不大安稳,就当临危受命,官职略高些也无妨。至于信州知州之位,还是吏部荐个得用的官员吧。”

“也好。”景安帝点点头。

秦凤仪道:“荐就荐个好的,可别再叫我等上一年了。”景安帝笑道:“布政使那事,是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