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年华无常(第8/10页)

叶迦柔顺地点头,从窗边坐回床上,踢掉了拖鞋,盘起腿来。

“我们去看烟火好吗

去去看那

繁花之中如何再生繁花

梦境之上如何再现梦境

让我们并肩走过荒凉的河岸仰望夜空

生命的狂喜与刺痛

都在这顷刻

宛如烟火”

凉夏放下药离开,晋浔读诗的声音渐渐微弱下去。虽然是难得的晴天,因为寒冷所以出来活动的病人很少,凉夏慢慢踩着台阶,闹世之外还有这样静穆天光,世界好像也可以只有这么大,许多繁芜全可落落剥离,生命停歇在微小的某处,不再前行。

当然,凉夏私自带书的事情还是被医生严肃教育了一番,她保证在叶迦独处时晋浔会把书带走医生才勉强答应她的妄为举动。

凉夏的实习延续到寒假,接近过年,妈妈催促回家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她想,这一段是又要过去了吧。

而她也确实早就想放弃这实习,放弃与之相关的种种,只因每天看叶迦歪着头对她笑。一触即破的天真脆弱铺在这个成年女孩的脸上,关于过往时光的阴影都残酷地不愿想起,如此这般,那么以后,她还要面对多少同样的笑脸。

因而,在这实习的末尾,晋浔说,“下周我带叶迦回北京,她现在已经基本稳定,回去北京继续康复就行。关键是,想带她回家过年。今天请你吃饭吧。”凉夏没有推辞。

一个季节的时间,晋浔显然对杭州依然陌生,于是凉夏领着他去了妈妈总带自己去的浙菜馆,“对我来说,这个本来和我毫无关系的城市真是神奇。”

“你不是杭州人吗?”晋浔有些吃惊。

凉夏摇头,倒茶给他,一朵冲泡开的杭白菊落进了茶杯里,静静盘旋,“想来杭州看看四时西湖,江南美景,就和朋友约好一起来考,后来他跟随父母回了故乡,我来了。”

那些漫长的等待与受挫的希望,说给不相关的人,只是寥寥数语的一小段。

“还继续实习吗?”

“不了,回家过年。我爸妈都在新疆。”

“我突然觉得你以后会离开杭州,从内到外都不安分。”晋浔说得倒很认真。

“那我希望你说的对吧。”凉夏笑起来,“总之,我决定这辈子都不要和心理学或者精神科再有任何关联。”

“那你毕业之后打算做什么呢?”晋浔很自然地点着一根烟,问道。

“网络。虚幻的世界总是最有诱惑力。我一直在计算机系听课,成绩还行。”凉夏分来一根,凑近晋浔手中的火机点着。

“北京现在信息工程方面发展很快,如果你想来北京发展可以联系我,我就在混迹这个行业。我可是专业软件工程师。”这话说得像炫耀,可是晋浔的表情是单纯的。

凉夏吐了口烟,从他手里接过淡黄色底的名片,未曾想过一切的细节都不是多余,都是铺垫承转。那场凉薄的初雪,不过是提前打好的底色,于她于晋浔都是。

西湖醋鱼,杭椒牛柳,东坡肉,冬瓜盅,略喝了两口黄酒,剩下的就是说了很多话,抽了很多烟。

饭后晋浔要凉夏带她随处走一走,凉夏便带他去了南山路。在热闹的街市上,晋浔要挑玉镯,问凉夏哪个好看,凉夏指着青色的说那个,于是晋浔便买了下来。

驱车送凉夏回学校的路上,在凉夏的指点下,又特意绕了很多景点,凉夏说,“这样也算你来过杭州,再带叶迦来,也就认得路知道该去哪里了。”

晋浔只是笑,就算不相信奇迹,一切也总会慢慢好起来吧。春节就要来了,新的春天总是要来的。

回到浙大,已经是傍晚,凉夏一面推门下车一面催促他快回去帮叶迦收十东西,“下一次就该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吧。”

“也许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晋浔摁了摁喇叭,代替再见两个字。

知道或许没有再见,所以再见说不出口吧。

该说再见的那一天,叶迦很平静,低着头,没有任何表情,套着厚重毛衣,裹着长及脚踝的羽绒服不声不响坐在一边,行李都已打点妥当。

“那些诗集什么的我就带走了,这段回忆不愉快,可是我不希望她忘记。总该是完整的。”晋浔陪同凉夏一起办完离职从鸣山医院走出去时说。

“还会给她读诗吗?简简单单的东西对她或许最好。”凉夏慢吞吞地走着说着。

晋浔送凉夏到医院外的小站,等唯一一班回市区的公交。破败站牌歪歪斜斜地立着,被一堆碎石围起。而后,他们大概都不会再回到这个曾经生命有了交叠的地方来了。

相遇很真实,分离也很清楚,结伴同行了一阵,然后在新的岔路口分开,南辕北辙。是该为遇见而欢欣,还是该为分离而惆怅,得不出答案,就只有沉默,并肩在这荒凉的半山,看山谷里被吹起的雾气,在云开雾散之后,这一切都会被叫做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