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方清平、付强的缘分(第6/8页)

方清平说话有他自己的特点,他砸挂跟他在台上说相声一样,属于冷幽默。冷幽默在喜剧里更能让包袱有回味感。

我们爷俩都是搞喜剧的,生活中也不乏喜剧。我们的生活喜剧跟我们的写作正相反,写作出来的喜剧是创作出来的,生活中的喜剧是真实的、非创作的、出人意料的,经常与人的性格有联系。比如,我们给别人写剧本,住在一个招待所里,晚上饿了想吃宵夜。一般来讲,宾馆、旅店都是24小时营业,客人什么时候来或者什么时候走,随时都有人接待,大门也是敞开的。招待所却不成,晚上10点以前就锁门了。那天我们要吃宵夜,我一看招待所把门都关上了,方清平说:“怎么办?”我说:“爬过去吧。”自古华山就这一条道,爬就爬吧。之后,方清平在前,我在后,我们两个人顺着铁艺做的大铁门爬了上去,就在我们两个刚刚迈过一条腿骑在大铁门上的时候,被人发现了。招待所那个看门的问:“嘿,你们干吗?”我们不好意思地说:“出去吃宵夜。”老头说:“这门没锁!”

现在回忆起这段笑话都忍俊不禁,在朋友圈内广为流传。

小方也和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粗中有细,粗在生活,细在写作。我和方清平开车有笑话大全,爷俩各有一辆夏利,我有本不敢开车,后来在天通苑买了一所房,不能守着烙饼挨饿,逼着自己上了马路。敢开车了我开着破夏利到处跑,朋友开玩笑说:“您再开夏利我拒绝接待您,与身份不符。”还有一次我拉一位朋友去吃饭,我把夏利停门口,旁边也有两辆夏利,那位朋友下车一数:“夏利、夏利、夏利,走,没档次不在这吃饭了。”

方清平刚有本没车就开我的车,刚开不远就被警察截住了,原来是没系安全带。交了罚款继续往前开。他不知道丁字路口不让右转弯,拐过去又赶紧往左拐,又被警察截住了,警察说:“你怎么打右转灯往左拐啊?”没得说,罚钱。

我刚有车到团里去的时候,大家争着坐我的车,但是往后排。一位叫刘晨的相声演员说:“都不敢坐您的车我坐,我不怕死。”说完跟着我走到停车处,上了车没开三米,警察走了过来:“同志,您这车不能走这儿。”然后开了一张条,让我到执法站接受处理。刘晨一看说:“好嘛,我走吧,等您弄明白了我再坐吧。”

还有一次团长刘亚辉说:“廉老师,你刚才从煤市街开车过来,我好像看见您下车用手量了量才敢开过去呀?”(那条街本来不宽,路上还有卖菜的,使车辆行驶很困难。)

方清平也不亚于我,有一次晚上他开车拉着我去吃饭,大灯没关,等到吃完饭车里一点电都没了,怎么也打不着火。方清平说:“干爹,您来吧!”我说:“没电了我也开不走啊!”小方说:“那就把付强叫来。”我说:“付强也开不走啊!”方清平说:“叫付强来帮助推车!”

方清平跟着我,他的相声写得越来越好。以前没有跟我合作时,好比是一条大鱼,在小河沟子里扑腾,施展不开。如今,跟了我如同大鱼游进了万里湖,他的名声不胫而走。到后来许多相声大腕都抢着找他,包括姜昆、冯巩。社会上一些说相声的,都让他写活儿。近几年春晚的相声中也多有他的笔迹。

情景喜剧之外的日子

我和方清平除了搞相声创作、情景喜剧之外,还搞过栏目《精彩大放送》,两个数字电影,一个贺岁舞台剧。数字电影是《鸡毛小事》和《别跟狗较劲》。《鸡毛小事》是我写的,《别跟狗较劲》是方清平写的。

一天,一个叫尹哲的人给我打电话,说有个戏想请我来写。我是个热情的人,接到电话就按照地址来到那里。那是一所破旧的居民楼,一打开门里边什么都没有,整个一个空!一个瘦骨嶙峋的人接待了我,他就是尹哲。尹哲现在已是自己公司的著名制片人兼导演了,那时候他只算是捞了第一桶金的北漂。互相介绍后,尹哲给了我一堆材料,让我写一个有关组织部长的电影。我对他很好奇,问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开始尹哲不说,后来才支支吾吾地告诉我是黄宏介绍的。既然是黄宏介绍的,这件事就接了吧。

故事写完起名《鸡毛小事》,很快通过了二审。有一天尹哲说换了投资方,请我到友谊宾馆附近的数字大厦去签合同。我找到那个影视公司,一进门那个公司的部门王经理迎过来,笑着说:“哟,廉叔,这本子是您写的呀?”原来这个影视公司是老朋友陈之胜开的。这件事有了陈之胜按说可以按部就班地操作了,谁知额外又生枝,签完合同不久出了点事。尹哲消失了!剧本到了这分儿上,没有他也可以继续干。我是个明事理的人,我觉得尹哲为了这个本子跑前跑后不容易,还是先等等看。如果有问题真的搞不了了,我再搞,如果没什么事还是由他继续搞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