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方清平、付强的缘分(第5/8页)

在多年的合作中,我们爷俩的关系都非常好。我觉得做人越简单越好,我从来没那么多事,方清平也是一样,很多事我俩所见略同。比方说,我开车与别人的车撞上了,本来也有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可是我不太懂这些,就觉得该赔给人家赔人家钱就是了。还有一次,那是个晚上,我和小方去一个地方吃饭,出来黑天了,那条街很窄,我开车又笨,在倒车的时候,把一辆出租车的保险杠给撞耷拉了。虽说那是辆破出租,不撞那保险杠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但是人家不让走我们也不能走啊。其实事情很简单,打个电话把警察叫来,分清责任,第二天去保险公司,自己不会花一分钱,可是我们不懂应该叫警察,就让小方给那位司机三四百块钱,然后我们就走了。在场围观的人都说,看看,人家多痛快。现在想起来,是我们爷俩傻得都流油了。什么师父带什么徒弟。师父简单徒弟更简单。爷俩一个道理,不是要钱嘛,要钱就给他。

方清平处处都表现出是一个好帮手。有一次到电视剧中心去开会,由于走得匆忙,我这人从来也不讲究,那天的衣服开线了,露着一个肩膀头,又不是西藏喇嘛,露肩膀头没讲头。一会儿我还要主说呢,连自己都看不过去了。我赶紧让小方给我买衣服,小方一看干爹这邋遢相,二话没说,立马出去了。到了下面商店,一出手就买了两件。其实一件就能遮羞,买两件干吗?小方说有备无患。我心想什么意思?难道还有下一回不成?

方清平跟着我这么多年,我发现小方有许多地方像我。付强像他师父李金斗,干干净净,热情,干什么事跑前跑后,不怕吃苦。小方就不行。小方跟我一样,在生活上不细。比如,现在我从老山搬到石景山金顶街去住,方清平到我家这么多趟,每次都打电话问几单元,住几楼几号。我也这样,糊里糊涂,原来方清平在民族园住的时候,每次到了他们楼下都含糊,得打电话问清楚才敢上楼。而且我们做事都很简单。东西坏了,直接扔了,要不就换一个,不是那么太在意。方清平几次在河北电视台演出,人家给我们个冰箱或者是洗衣机,他嫌麻烦,都懒得去拿,每次都不要,直接送人。

贺岁剧《抬头见喜》

我和方清平还合作了一个贺岁剧《家和万事兴之抬头见喜》。北京电视台贺岁剧《家和万事兴》是个金牌剧目,每年收视率都很高。说起来这个贺岁剧跟我有很深的渊源。

有一年邵飞和我闲聊,我们看香港年年都搞贺岁电影,中国也有这个趋势。我们经过探讨,在搞三集的贺岁剧短剧上取得共识。我还记得,《家和万事兴》是在北京爆肚宛和陈之胜一起吃爆肚的时候,由白云海取的。

这就是北京台贺岁系列剧《家和万事兴》的最初设想。两个人谈过以后陈之胜和邵飞几个年轻人就正式邀请我和白云海写戏。戏写完了陈之胜和邵飞也认可了,结果让导演给否了,导演拍的是自己的作品。一次邵飞遇见我说:“廉叔,真对不起,我们没想到是这个结果。”我说:“没事,我那个戏由六频道作为第一部的贺岁片用了,叫《岁岁平安》。”邵飞说:“噢,敢情《岁岁平安》就是您那个戏呀!”邵飞为我高兴,压力解除,顿时心里就释然了。

自从贺岁系列剧《家和万事兴》火了以后,北京电视台年年都要拍一部,很多人都参加过,包括赵本山、宋丹丹和港星曾志伟、吴孟达等。虽说开始我参加过策划,但是后来再没有参加过写戏。有一年邵飞又想起我来了。几个忘年交邵飞、赵广晰、步晓峰选了几个本子都不行,问我有没有剧本,我就说我和小方搞了一个类似婚介的一个剧本,叫《抬头见喜》。他们认为这是个贺岁剧的名字,后来就让小方正式来写。再后来这个戏拍成功了,由梁冠华主演。

喜剧作者的喜剧生活

小方说话幽默爱砸挂。有一次白云海碰到我和小方,好朋友长时间未见格外亲切,白云海非要请我们吃饭,并把我们带到大三元。食客都知道大三元的饭很贵的,一般省吃俭用的人都会望而却步。我自己是从不进这种档次的饭馆的,除非剧组为请我写作品特别招待我,假模假式当一回上等食客外。我爱吃饺子,顶多上饺子馆买几两饺子给口腔一个交代。今天既然进了大三元,怎么能让白云海破费呢?我就偷偷对小方说咱们别让人白老师请了,方清平会意地点点头。白云海不知其里,兴致勃勃地要了一桌子好吃的。三个人推杯换盏,开怀畅饮,一直吃到嘴斜肚歪,杯盘狼藉。等到该买单的时候,我站起来去交钱,白云海一看,噌地蹿了起来,说:“哎?这可不行!”白云海说什么也不让我花钱,他刚要去抢着结账,冷不防小方在后面抱住了他的腰,趁这机会我交了款。白云海对小方说:“你这不对啊!你说你这叫什么事?本来说好我花钱,你怎么让你干爹结账啊。”小方整着脸子说:“我看你也不想交,你要想交我也抱不动!”小方就这么幽默,把白云海逗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