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疯不可怕,可怕的是疯了却还能赢 (第3/14页)

“老弟,你可千万别急。”郝师爷还当他是气怔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李家仗着手握盐场,打算逼死人不偿命,哪有那么容易。实在不行,咱们上两江总督府告他一状。”

古平原淡淡一笑:“曾大人虽说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可是只要李万堂没犯国法,他就无权处置。就像当初那个陈大户囤积居奇,可粮食是人家的,只要没少了国家的税,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别说总督,就是宰相来了也拿他没办法。”

郝师爷一呆,他也是气糊涂了,光想着曾国藩在两江地界说一不二,却没想到官商有别,李家要真是打定主意不整垮古平原不罢休,拿这套官威用在李家身上就不见得有效。何况以曾国藩一贯的为人处世,要他为两个商人做调停甚至插手其间,也是件很难的事情。

古平原见郝师爷呆坐不语,脸上急得汗珠都冒了出来,反倒安慰道:“郝大哥,就是您方才说的那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他李家想予求予取,这把如意算盘恐怕是没那么好打吧。”

郝师爷什么没见过,一听话音便是眼前一亮:“老弟,你可不能瞒我,是不是有了什么主意对付李家?”

“实话跟你说,打从我接手盐铺,就在防着李家这一招。五成?”古平原有些冷酷地笑了笑,“哼,我原本预备着他提上一倍的价儿呢。”

“那……李钦的铺子里买的盐比古家盐铺的盐便宜这么多,搁谁也得去买李家的盐哪。李家这么做,恐怕已经做好了要抢你那一半铺子生意的准备。”

“那是当然,别说江苏这一半,就是江西一省过小日子的百姓,十几户凑凑钱派人到邻省李家盐铺买盐,也比在我古家店里买要划算得多。”

古平原说到这儿,见郝师爷不明所以地瞪大眼睛看着自己,招了招手,在郝师爷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呀!”郝师爷听完一阵栗然,低头沉思片刻才点点头,重重一拍古平原肩膀,“老弟,你果然是个角色。这确是无法之法。你可要想清楚,一步踏错,大祸临头啊。”

“能否与李家抗衡,这是成败关键。老哥哥放心,我有自全之道。”古平原话是这么说,郝师爷却知道这里面暗藏凶险,一个不留神就祸及满门,故此面上始终带着忧色。

“乔大人知道此事后可有说法?”古平原问了一句。

“我请他立做干预,他却说商场非官场,李家提价的理由也不是轻易能驳倒的,还要看看再说,瞧那意思是不想插手。”

听郝师爷话中大有不满之意,古平原便作恕词:“上次用盐运使衙门的封条封了我家库房一事,已经很难为乔大人了。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真要是偏帮我,那李家在官场也经营多年,万一托出个御史奏上一本,岂不是连累了他。”

“那你是多虑了,这位乔大人的靠山如此之硬,什么御史能告得动他?”郝师爷一哂。

“靠山?”古平原这可听不大明白了。

郝师爷知道自己激愤之下失言了,但与古平原是一直以来的知交,乔、古二人又素来相识,自己不把话说清楚也的确交待不过去,看看左右无人,压低声音说了一番话,这才真把古平原听得目瞪口呆。

原来乔鹤年是浙江巡抚李鸿章排在两江的坐探!

当初李鸿章将他荐到两江,名义上为了避免安徽巡抚袁甲三没完没了地找他麻烦,借曾氏这棵大树遮风挡雨。实际上乔鹤年暗中受李鸿章委派,盯着曾氏弟兄和湘军上下,看看人言籍籍的“谋反”一说,到底是不是空穴来风。

此事当然宜密,所以乔鹤年连郝师爷也没告诉,但是往来苏浙两地,要有一个信差,李鸿章便将自己帐下的蔡师爷派给乔鹤年,说是办笔墨,其实写的都是密信。

“这个老蔡人倒不坏,和我一样,都喜欢金石考据。那日我送他一幅北魏张猛龙碑的好拓印,他喜欢得不得了,非要邀我一同饮酒,醉酒之后无意中说破内情。我呢,此后也假做不知罢了。要不我怎么说乔大人靠山硬呢。”

“李鸿章派人监视曾大人……这里面大有文章啊。”古平原想起苏紫轩的那番话,也提到曾国藩要兴兵造反,心里一沉,难道这是真的,难道说一向精明过人的李鸿章也闻出了什么味道,这才让乔鹤年在两江做他的耳目?

“正好,这件事憋在我肚子里半天了,我也想找人好好唠一唠。”郝师爷掏出烟袋,古平原递过洋火,他摆摆手示意用不惯,自己打着火镰,呼哧呼哧抽了一气,这才接着道下去,“曾国藩的湘军天下无敌,他要反,朝廷恐怕拿他没辙,能保住个划江而治就不错了。唯一的变数来自李鸿章的淮军,程学启、刘铭传这些人打仗都不含糊,和湘军的彭玉麟、鲍超有得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