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十九(第5/6页)

这时候,马连长十分不安,但是他又想,他是紧紧密密地包围住了的,哪能跑掉呢?他冷丁想起,兴许打死了。

“这胡子头兴许打死了吧?”他对萧队长说,“我去问问那些家伙,你们去尸首里找一找看。”他走去拷问胡子们。他们有的说逃跑了,有的说打死了,也有的吓得直哆嗦,不敢吱声。萧队长打发花永喜和戴草帽的人带领一些人去找尸首。高粱地里,苞米地里,草甸子的蒿草里,这儿那儿,躺着十来多个胡子的尸首,枪和子弹都被拿走了。在这些胡子的尸首中,找到了韩长脖,也找到了李青山。就是不见韩老七。

“在这儿!找着了!”老花在叫唤。

“老花,在哪儿呀?”三四个人同声地问。

“这儿,”在一大片高粱的红穗子尽头的榛子树丛里,树枝和树叶沙沙啦啦地响动,老花的声音是从那儿发出的。人们都欢天喜地朝那边奔来,猛然,“当”的一声,榛子树丛里响了一枪,老花开火了。

“老花,干啥还打枪?没有死吗?”戴草帽子的跑在头里,慌忙问他。

“死了,”老花说,还是呆在榛子树丛里,“我怕他跑了,添了一枪。”

“死了,咋能跑呢?”一个人说,后面的人哈哈大笑,都钻进了榛子树丛子,看见韩老七仰天躺在蒿草丛里,手脚摊开。大伙才放下心来,又来取笑老花的“死了,怕他跑了”的那话了。

“活着还跑不掉,死了还会飞?”一个人说。

“死了还会跑,那不是土行孙[6]了?”又一个说。

“我恨得不行,就怕他死得不透。”老花又加了一条添枪的理由。

人越来越多,把榛子矮树践倒了一片。经过一场恶战以后,又听到匪首通通击毙了,大伙抱着打了胜仗以后的轻松快乐的心情,有的去找山丁子,有的噙着山里红,还有好多人跑到苞米地里折甜秆,这是苞米瞎了的棵子,水多,又甜,像甘蔗似的。但大部分的人都围在韩老七的尸体跟前,都要亲眼瞅瞅这条坏根是不是真给掘出来了。

“你就是韩七爷吗?”有人笑问他,“他还扎不扎古丁?”

“问他还剥不剥老娘们的裤子?”

“还抢马不抢?”

“还点房子不点呀?”

“整死好多人啊,光是头五月节那趟,就整了三天,害得人家破人亡。”

“快去撵你六哥去,他走不远遐,还没过奈河桥哩。”有一个人轻松地说着。

人们慢慢地走出榛子树丛子,走出高粱地,瞅见萧队长和马连长坐在地头野稗草上头,抽着烟卷,正在唠嗑。他们和连上的文书正在清查这一次胜仗的胜利品:三十六棵大枪,一支南洋快,一棵大镜面。这匣枪是韩老七使的,归了马连长。元茂屯的自卫队留下十二棵大枪,保护地面,其余都归马连长带走。

老花和元茂屯的别的人们,都觉得马连长为他们累了,而且在韩老七的尸首没有找着时,大伙差一点要怪上他了,这会大伙都觉得对他不住。

“马连长,请到咱们屯里呆两天。”有一个人上前说。

“马同志,带领连上同志都上咱们那儿去,没啥好吃的,青苞米有的是。”

“不,谢谢大伙,我们今儿还要赶回县,从这到县近,只有三十多里地,不上元茂了,谢谢大伙的好意。”

“那哪能呢?给咱们打败了胡子,连水也不喝一口,就走?不行!不行!”一个上岁数的人拖住马连长的胳膊。

“他要不上元茂,就是瞧不起咱们屯里老百姓。”又一个人说。

所有的人,把民主联军的战士团团围住了,有的拖住马连长,有的去拖着文书,有的拉着战士,往元茂走。闹到后来,经过萧队长、小王和刘胜分头解释,说明军队有军队的任务,不能为了答应大伙的邀请,耽误了要紧的军务。

这么一说,大伙才放开了手,并且让开一条路。

“咱们拔点青苞米,打点山丁子、榛子啥的,送给他们,大伙说,行不行呀?”老花提高嗓子问。

“同意。”几百个声音回答。

“这地是谁的?”老花问。

“管他谁的,往后赔他就是。”一个声音说。

大家动手了。有的劈苞米,有的到小树丛子里去摘山丁子、山梨子、山里红和榛子。不大一会,劈了三百多穗青苞米,和好多的山果子。马连长和他的连队已经走远了,他们追上去,把这些东西塞在他们的怀里。

工作队和农工会,留下二十个人掩埋胡子的尸体,就和其余的老百姓往回走了。日头要落了,西南的天上,云彩像烈火似的通红。车道上,在确青的苞米叶子和深红的高粱穗子的中间,雪亮的扎枪头子在斜照着的太阳里闪着光亮。大伙唠着嗑,谈起了新得的大枪,打掉的胡子以及其他的事情。后面有一个人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