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想不出名字(第2/3页)

“借你吉言。”这么说着,桑弘羊又想起来另外一件事儿,他道:

“如今宛安的医属已经上报,日后会迎来何等改动,我也难说,只能尽力为你劝谏陛下先暂且不动,以观后续了。”

韩盈拒绝桑弘羊招揽后,也找过时机问对方能否在皇帝面前说一说宛安的盛况,而入秋后行商也开始活动,不仅过来带走了大量的瓷器和新丝绸,还留下了大量的金钱,左仪非常愿意支持一下韩盈的事业,不过,桑弘羊却没有收下这些钱。

倒不是他不想拿钱办事,而是出于另一种考虑。

韩盈的本事不差,就是性别阻碍了前进的步伐,提一嘴他没出多少力,愿不愿意用她那就是陛下的事情,倘若陛下愿意用,那她未来还真不好说,虽然知遇之恩在陛下哪里,但他怎么都有个举荐的情分在,日后找她办事儿也容易,可收了钱,那就是陌路人了。

不收钱有不收钱的好处,桑弘羊面对皇帝举荐是也足够坦荡,坏处就是他很难再提供别的助力,比如没办法下场和别人撕不能更改如今的医属,只能影响皇帝的决定。

其实这样也是好坏参半,桑弘羊不下场,那他能在旁边怂恿裁判,一下场,那韩盈自动划分到对方派系中,就算短期内保住医属不不变动,弱小的她也是地对方的首要攻击对象,还不如前者好。

韩盈享受了好处,也不在意对方出力小的坏处,她想了想,道:

“无碍,宛安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我相信这样的好地方,除了引来豺狼,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庇佑,给宛安继续成长的时间。”

“这倒也是。”

桑弘羊轻笑,又有些遗憾的说道:“可惜,在下是看不到宛安水渠修建完整,稻田满地,丝贸兴盛的时候了。”

闻言,韩盈又忍不住怀念了一秒手机,她心中有些惆怅,又将这些全收了回去,宽慰对方道:

“宛安的丝绸迟早会卖到长安,只要阁下愿意,上计的薄书也能调去,我也会与阁下写信,到时候,还望阁下的门人不要将代我送信的商人赶出去呢。”

“当然不会。”桑弘羊应道:“你可要写的更详细些,不然,我拿什么与陛下说?”

“哈哈哈,好,我肯定写的更详细些!”

和桑弘羊达成共识,韩盈便回去忙自己的事情,她再次写了份自辩书。

开头将济阴郡守被骗婚的内容简略的说了一遍,中间的内容是有条理的自辩,末尾就是嘤嘤嘤,除了向朝中说自己无辜,一个弱女子被郡守欺凌实在是无律法可言,就差没哭天喊地的请皇帝为自己做主,而后紧接着就是对济阴郡守人身攻击,各种阴阳。

诸如她喜欢的是面如冠玉的少年,亦或者气量甚伟且年轻的伟丈夫,如济阴郡守这样的气量狭小,年龄身体都不太行的男人还是算了吧,都是郡守了这么容易被骗,她从医者的角度分析一下,很有可能是患了痴愚(痴呆)病,有病还在郡守的岗位上坚守可真是身残志坚啊!

最后,韩盈表示衡朔真是闲的没空还没脑子,多想想就知道,她若真是靠瓷器赚了那么多钱,何必还要忙着给人治病,只做个县吏?当个家产三四百万钱的豪强睡铜钱上数钱不香吗?更可况,山阳郡男人还没死光呢她要去济阴郡挑,没识破骗局的衡朔肯定有问题,陛下您一定要彻查啊~

古代上书并非全部都是一板一眼,必须按照公文所写,脏话,拐弯骂人和废话文学一直都有,韩盈这封‘自辩’顶多让旁人侧目吃瓜,对她的印象更加复杂,再加以议论之外,不会引来什么责罚。

而对于如今的韩盈来说,议论又不会让她少块肉,更何况成大事的人,哪个个脸皮会薄?反而是说的越多越好,反正更社死的不是她,更何况对现在来说,她刷名声刷的越多越好,多在大众视野中蹦跶才是好事儿啊。

黑红它也是红!

不过第二份的状告,韩盈就没那么多人身攻击了,就是正常的阐述了对方的所做所为,但这份属实的状告,攻击性比上一份强无数倍。

前者不过是骂两句,不痛不痒,后者可是冲着让对方官职去的,以韩盈对汉武帝的了解,这种无用还犯大错的下属,罢官是基础操作,掉命也不是不可能,绝对能让对方刻骨铭心——如果他还能活着的话。

给上面的状告写完,韩盈趁热打铁,还将商人继续传播的版本也写了出来,而为了能让听过的人主动传播,韩盈还加入了一些干货,比如寄生虫如何防治,高烧之人如何紧急降温,干净的桑树根汁液能够防止伤口感染等等。

温度事宜的秋季,正是做事的好时候,韩盈约定从郡里买布的行商见布匹销量极好,抓紧时间过来抢购第二轮,庆侯那边也派人过来,之前交好的朱商、买卖过瓷器的其它行商和打听到这里产瓷的新商人,以及想要多买些药的商人全都聚集了过来,数量达五十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