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九 · 如 是 我 闻 三(第8/33页)

,诸葛事见《魏书·毛修之传》。浦二田注《史通》以为未详,盖偶失考。史传不免于缘饰,况传奇乎?《西楼记》称穆素晖艳若神仙,吴林塘言其祖幼时及见之,短小而丰肌,一寻常女子耳。然则传奇中所谓佳人,半出虚说。此婢虽粗,倘好事者按谱填词,登场度曲,他日红氍毹上,何尝不莺娇花媚耶?先生之论,犹未免于尽信书也。”

注释

雍正丙午、丁未:雍正四年(1726)、雍正五年(1727)。

刘知几《史通》: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于唐代名门,家学渊源,自幼博览群书,攻读史学,后又致力文学。《史通》是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苻生事见《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书,北魏人杨炫之所撰,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书中记载:“苻生虽好勇嗜酒,亦仁而不煞(杀),观其治典未为凶暴。及详其史,天下之恶皆归焉。”

诸葛事见《魏书·毛修之传》:《魏书》,北齐魏收撰,纪传体史书,记载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毛修之(375—446),字敬之。本为东晋将领,但先后为夏国及北魏所俘,终成北魏将领。《二十四史》中,《晋书》、《宋书》、《魏书》、《南史》及《北史》,都曾为他立传。《魏书·毛修之传》载,毛修之与崔浩共论三国史事,修之云:“昔在蜀中,闻长老言,寿曾为诸葛亮门下书佐,被挞百下,故其论武侯云‘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浩不以为然,辩驳道:“承祚之评亮,乃有故义过美之誉,案其迹也,不为负之,非挟恨之矣。”

浦二田:浦起龙(1679—1762),字二田,号孩禅,自署东山外史,晚号三山伧父,时称山伧先生,屡试不中,困顿场屋三十馀年,靠在乡坐馆为生。科场受挫,他对八股文渐感厌倦,转而欣赏杜甫诗作,撰成《读杜心解》。

《西楼记》:又名《西楼梦》,明末清初传奇作品,作者袁于令。写书生于鹃与妓女穆素晖的爱情故事。此剧另有冯梦龙删改本,定名为《楚江情》。

氍毹(qú shū):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古代产于西域。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故常借指演出的场所。

译文

雍正丙午、丁未年间,有外地流民讨饭路过崔庄,其中有一对夫妇双双病亡。临终前,他们手持卖女契约在街上哀呼,愿把幼女卖身为婢,以卖女身价买两口木棺。先祖母张太夫人后来葬了这对夫妇,收养了他们的幼女,给她起名叫连贵。契约上写着她父亲叫张立,母亲黄氏,没有注明籍贯住址,因为问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不能说话了。据连贵自己说,她家在山东,家门对着官道,时常有大官的车马往来,离崔庄大约要走一个多月,不过她说不出县名。连贵还说,去年父母把她许配了对门胡家,已经受了聘礼。可是胡家也到外地讨饭,不知去了哪里。过了十多年,因为一直没有亲戚来找连贵,于是就把她许配了马倌刘登。刘登自称是山东新泰人,本来姓胡,因父母双亡,有个姓刘的人收养了他,因此从了刘姓。他小时候听说父母为他订了一门亲事,可是不知道女方的姓氏。既然刘登原来姓胡,新泰又是官道必经之地,到此地流民讨饭的路程也大约要走一个多月,这跟连贵说的完全吻合。因此,很让人怀疑他俩就像乐昌公主破镜重圆,只是没有明显的证据而已。

先叔栗甫公说:“这事如果稍微点缀一下,竟可以成为传奇小说了。可惜这个女子蠢笨得像鹿像猪一样,只知道吃饱了闷头酣睡,不值得点缀,真可惜啊。”边随园征君说:“‘秦人不死,信苻生之受诬;蜀老犹存,知葛亮之多枉。’这四句话出于刘知几《史通》。苻生的事见《洛阳伽蓝记》,诸葛亮的事见《魏书·毛修之传》。浦起龙注《史通》而没有注出,只说未详,大概是偶然失考。连史书传记都不免做点儿虚构增饰,更何况是传奇小说呢?《西楼记》称穆素晖貌若天仙,吴林塘说他的祖父幼年时期曾经见过她,又矮又胖,只是一个寻常女子而已。由此可见,传奇小说中的所谓佳人,一半是虚构出来的。这个婢女虽然粗蠢,但是假若有好事之徒按谱填词,编成剧本,往后到了舞台上,何尝不是一个莺娇花媚、倾城倾国的绝代佳人呢?先生所说,还是未免太相信书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