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说酸话酒保咬文讲迂谈腐儒嚼字(第2/3页)

“后来俺见有两个小学生在那里对对子。先生出的是‘云中雁’,一个对‘水上鸥’,一个对‘水底鱼’。俺趁势说道:‘今日偏偏诗思不在家,不知甚时才来。好在诗思虽不在家,对思却在家。你们要听口气,俺对这个“云中雁”罢。’他们都道:‘如此甚好。不知对个甚么?’俺道:‘鸟枪打。’他们听了,都发楞不懂,求俺下个注解。俺道:“难为你们还是生童,连这意思也不懂。你们只知‘云中雁’拿那‘水上鸥’、‘水底鱼’来对,请教这些字与那‘云中雁’有甚瓜葛?俺对的这个‘鸟枪打’却从‘云中雁’生出的。他们又问:‘这三字为何云中雁生发的?倒要请教。’俺道:‘一抬头看见‘云中雁’,随即就用鸟枪打,如何不从‘云中雁’生出的?’他们听了,这才明白,都道:‘果然用意甚奇,无怪能说诸子百家都读过。据这意思,只怕还从《庄子》‘见弹而求炙’套出来的。”

“俺听这话,猛想起九公常同妹夫谈论《庄子》《老子》,约略必是一部大书。俺就说道:‘不想俺的用意在这书上,竟被你们猜出,可见你们学问也是不凡的。幸亏俺用《庄子》,若用《老子》、《少子》只怕也瞒不过了。谁知他们听了,又都问道:‘向来只有《老子》,并未听见有甚《少子》。不知这部《少子》何时出的?内中载着甚么?’俺被他们这样一问,倒问住了。俺只当既有《老子》,一定该有《少子》。平时因听你们谈讲《前汉书》、《后汉书》,又是甚么文子、武子,所以俺谈《老子》,随口带出一部《少子》,以为多说一书,更觉好听。那知刚把对子敷衍交卷,却又闹出岔头。后来他们再三追问,定要把这《少子》说明,才肯放走。俺想了一想,登时得一脱身主意。因向他们道:‘这部《少子》乃圣朝太平之世出的,是俺天朝读书人做的,这人就是老子后裔。老子做的是《道德经》,讲的都是玄虚奥妙。他这《少子》虽以游戏为事,却暗寓劝善之意,不外风人之旨。上面载着诸子百家、人物花鸟、书画琴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法,无一不备。还有各样灯谜,诸般酒令,以及双陆马吊、射鹄蹴、斗草投壶,各种百戏之类,件件都可解得睡魔,也可令人喷饭。这书俺们带着许多,如不嫌污目,俺就回去取来。’他们听了,个个欢喜,都要观看,将物价付俺,催俺上船取书,俺才逃了回来。”

唐敖笑道:“舅兄这相‘鸟枪打’,幸而遇见这些生童,若教别人听见,只怕嘴要打肿哩!”林之洋道:“俺嘴虽未肿,谈了许多文。嘴里着实发渴。

刚才俺同生童讨茶吃,他们那里虽然有茶,并无茶叶,内中只有树叶两片。

倒了多时,只得浅浅半杯。俺喝了一口,至今还觉发渴,这却怎好?”多九公道:“老夫口里也觉发干,恰喜面前有个酒楼,我们何不前去沽饮三怀,就便问问风俗?”林之洋一闻此言,口中不觉垂涎道:“九公真是好人,说出话来,莫不对人心路。”

三人进了酒楼,就在楼下检个桌儿坐了。旁边走过一个酒保,也是儒巾素服,面上戴着眼镜,手中拿着折扇,斯斯文文走来,向着三人打躬陪笑道:“三位先生光顾者,莫非饮酒乎?抑用菜乎?敢请明以教我。”林之洋道:“你是酒保,你脸上戴着眼镜,已觉不配,你还满嘴通文,这是甚意?方才俺同那些生童讲话,倒不见他有甚通文,谁知酒保倒通起文来,真是整瓶不摇半瓶摇。你可晓得俺最喉急,耐不惯同你通文。有酒有菜,只管快快拿来!”

酒保陪笑道:“请教先生: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菜要一碟乎?两碟乎?”林之洋把手朝桌上一拍道:“甚么乎不乎的,你只管取来就是了!你再‘之乎者也’的,俺先给你一拳!”吓的酒保连忙说道:“小子不敢,小子改过!”随即走去取了一壶酒,两碟下酒之物,一碟青梅,一碟齑菜,三个酒杯,每人面前恭恭敬敬斟了一杯,退了下去。

林之洋素日以酒为命,见了酒,心花都开,望着二人说声“请了”,举起杯来,一饮而尽。那酒方才咽下,不觉紧皱双眉,口水直流,捧着下巴喊道:“酒保,错了!把醋拿来了!”只见旁边座儿有个驼背老者,身穿儒服,面戴眼镜,手中拿着剔牙杖,坐在那里,斯斯文文,自斟自饮,一面摇着身子,一面口中吟哦,所吟无非“之乎者也”之类。正吟的高兴,忽听林之洋说酒保错拿醋来,慌忙住了吟哦,连连摇手道:“吾兄既已饮矣,岂可言乎?你若言者,累及我也。我甚怕哉,故尔恳焉。兄耶,兄耶,切莫语之!”唐、多二人听见这几个虚字,不觉浑身发麻,暗暗笑个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