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额最懂造反了,你们要借壳造反!(第2/4页)

他想了想,又道:“不过这个援剿水师镇不能完全交给陈复甫掌控,必须由杭州将军节制。该水师镇的总兵衙门,必须设在浙江外海的舟山岛上……朕现在能想到的就这些,索额图、明珠,你们回头再和几个大学士商量一下,拟个援剿水师章程出来。”

“嗻!”

……

康熙十年十一月,湖南澧州境内,澧水南岸细长的夹山,又如往年一样,被皑皑白雪给覆盖了,看上去就好像到了冬季的北地山川一样。

每年的这个时候,位于夹山南坡的夹山寺附近的一座山峰上的佛光阁内,都会有一个高个儿,宽肩膀,颧骨隆起,天庭饱满,高鼻梁,深眼窝,白眉毛,独眼龙的老和尚,用一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遥望北方,常常一望就是大半天。

今天,这位老和尚一个人依旧站在佛光阁内看着被白雪覆盖的山川大地,看了不知道多久,突然听见了吱呀呀踩雪的脚步声音。他并没有转身,只是低声问了一句:“来顺,是你么?”

“是额,祖爷爷,一虎爷爷来了。”

老和尚转过身,看了眼和他说话的人——这个剃了光头,穿了件僧衣,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青年。

“走!”

老和尚只说了一个字儿,就迈开大步出了阁子,然后踩着堆在阶梯上的积雪,健步如飞,就往山坡下那座里外六进占地大约五亩,围墙高大,山门坚固,殿阁楼堂都气派不凡的夹山寺走去。

夹山寺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唐朝,传至今日差不多有七八百年了。不过眼前这座夹山寺的房子可不是唐朝传下来的,而是顺治初年,由奉天玉大和尚……就是这位在雪地上健步如飞,身材魁梧,面相“儒雅”的独眼龙的老和尚带着一大群披坚执锐的徒弟,用高深的佛法降伏了当时盘踞在旧夹山寺的一群山贼,然后又出巨资重建起来的。

这功德……真是没说的了!

当老和尚从山上的佛光阁下来,走到夹山寺高大的好像城门一样的山门外的时候,山门外头的雪地当中,正肃立着一队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挎着腰刀的汉子,全都上了点年纪,都有胡子拉碴了。但是看到老和尚快步走来,这队上了年纪的汉子全都齐刷刷单膝下跪,齐声大喝道:“参见皇爷!”

老和尚站住了脚步,立在这队向他下跪,喊他“皇爷”的汉子跟前,一只独目当中,闪烁着热泪,“好!你们都是额大顺朝的好汉!都起来,都起来……”

这队汉子都站了起来,其中领头的是一个生着连鬓胡子,看着有五十来岁,身材特别魁梧,看着跟庙里面的护法金刚像差不多的壮汉,只见他大步走到老和尚跟前,躬身一礼:“臣刘一虎参见皇爷!”

被人称为“皇爷”的老和尚,伸手扶起了这位名叫刘一虎的壮汉,然后用一只独眼打量了眼前的壮汉一番,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好……一虎,你还不老,还不老,还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皇爷,您也不老啊!”

老和尚摇摇头:“一虎,额已经老了……额都六十六岁了,而且全天下都知道额李自成已经死了!”

这位奉天玉老和尚竟然就是那位打进北京过把皇帝瘾就一溃千里的闯王李自成!

原来他并没有真的死在九宫山,而是来了个金蝉脱壳的诈死,自己带着心腹死士躲进夹山,占了夹山寺落发为僧了。

不过他落发为僧并不等于就看破红尘了,他只是以退为进,为自己的部下和南明朝廷合作创造空间而已……毕竟当时的天下大势已经不是“国家兴亡”而是“天下兴亡”了!

可惜,即便是大顺、大西的骨干后来都加入了南明,烂泥扶不上墙的南明也没能抵挡住大清的进攻。

而李自成的余党,则成除了大员岛的延平王府和潮州沿海的邱辉,厦门岛的江胜,龙门岛的陈上川等海商势力外,在华夏土地上抵抗大清到最后的明朝武装……

不过七年前在夔东茅麓山坚持抗清的大明临国公李来亨(李自成的侄孙)的败亡,并不等于李自成的党羽彻底覆灭。只是李自成的残党们已经无力再高举大明的旗号和大清朝廷对抗了。幸存下来的人们都聚集到了刘体纯的一个兄弟刘一虎驻守的山寨之中,虽然没有投降大清,但还是放下了大明的旗号,所有的男丁都剃发结辫,不再公开对抗大清了。

但不再公开对抗大清,不等于他们真的已经死了心……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位刘一虎在三藩起义时也打出了义旗,在川楚边界发动起义,举众数千攻打县城,结果一头撞在了死心塌地效忠大清的陈世凯陈铁头的刀口上,还没有做大,就惨遭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