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江山如此多娇(九)(第2/4页)

【这就是寒流和暖流之分。】

【所以,洋流的全球运转,本质上也就是地球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热量交换,调节南北的气温差别。】

【暖流经过的地区温暖湿润,寒流经过的地区寒冷干燥。】

【比如,纬度比黑龙江还要高的西欧,温度却要更加温暖,就是因为流经了这些地区的北大西洋暖流,让沿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性气候。不仅宜居,而且海港基本上都是不冻港。毛熊看了都要流泪。】

【赤道地区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生活着企鹅,也是因为流经它的秘鲁寒流。】冬季的同一天。

黑龙江已经变成了白雪皑皑的一片,尤其是北方的山林,完全被冰雪覆盖。

城市中的人们出行,也往往都是裹着厚实的羽绒服或者是皮草,帽子、围巾和手套全副武装,绝对不会把皮肤裸露在外。

湖面和河面早已经结冰,查干湖一带已经开始准备冬捕。

但在法国的巴黎,不怕冷的时尚女郎们依然穿着亲肤轻盈的羊绒以及修身的大衣。尤为不怕冷的,还可以只穿轻薄的丝袜甚至光腿走在大街上。

【影响华夏最重要的洋流是日本暖流,也叫“黑潮”。因为它的颜色很深,和东海的海水颜色完全不同,远远的就能看到。】

东部沿海再往外开一开,站在渔船上就可以肉眼看到远处的海水似乎变黑了。毫无过渡,一边是绿,一边是黑。这就是“黑潮”。

汉朝。

刘彻惋惜的道: 还以为后世也可以人为改变

天气,看来是不要想了..

他原本想看到后世各种神鬼莫测的手段,比如让沙漠下雨,让寒冬消失什么的。没想到这气候却是海洋造成的。

后世再厉害,也不可能翻江倒海吧?

皇宫一侧的观象台上,西汉的星官们也都聚集于此。这里地势高,很适合用来看仙画。

这天气的冷暖竟然和海水有关系。落下闳嘀咕道。

说实话,这预测天气可不是他的强项。

所以,他看得格外认真。

在他旁边的司马迁倒是点点头: “主要是这海水实在是太多了,那么大一片。”

落下闳又不笨,搞数学的人就没有智商不在线的,脑子一转就想到了: 就像是天气热的时候,屋子里放一点冰块,就会逐渐凉下来。天气冷的时候,靠在热水旁边也能感觉暖和一点。

这么一想,顿时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热水盆才多大一点,这海洋又是多大?老百姓们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东部沿海一带的渔民们惊喜的道: 这黑潮我见过,的确是黑,看着特别明显。原来咱们这儿暖和竟然是因为它啊!

看看北边的雪,看着都冷,得浪费多少钱置办棉被啊!没钱的人,怕不是冬天要被活活的冻死。

感谢黑潮!

有几个朝代的黑龙江是可以看到仙画的,此时乡亲们都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这黑潮,凭啥就不来咱们这儿啊!

就是,看不起人咋地?

委屈、心酸、羡慕。

·

【黑潮让我们东部沿海一带冬季变得相对温暖,尤其造就了渤海一带秦皇岛、葫芦岛等地的不冻港。】

【另外,它对于华夏气候甚至是气象灾害的影响可太大了。】

地理课上,老师指着幻灯片对着下面的学生们侃侃而谈:”1953年的时候,黑潮忽然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忽然向南移动了170公里。第二年,咱们的江淮流域就出现了大洪灾,百年难遇。”1957和1958年,

它向北移动了大概一百多公里,于是第二年,长江流域接连发生了不小的旱灾。

“可以说,黑潮就是旱涝预报员。”

【一开始还以为只是巧合,但后来研究发现,其实并不是黑潮预告了旱涝,而是黑潮决定了旱涝。】

【因为海水的温度不仅影响它释放出来的热量,还影响降雨带。当黑潮北移的时候,离我们更近,于是气温升高,同时降雨带也会跟着移走往北,长江中下游地区无雨可下,就会发生旱灾。】

【当它南移离咱们更远的时候,道理就相反。】

【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地方还容易形成渔场。】

【一是因为水流的碰撞可以把一些营养物质全都带到表层,吃的多,鱼群自然就不走了。一是因为水流湍急,形成水障,很难游过去,想走也走不了。】

【自然,就会形成大规模的鱼群。】

【全球最出名的四大渔场,北海、北海道、纽芬兰、秘鲁,都是由寒暖流的交汇而诞生。】

【可惜,咱们华夏没有大渔场,只有舟山渔场、渤海湾渔场、南海渔场、北部湾渔场。虽然放在其他国家也还算不错的渔场,但咱们人口多,消耗大,在这一块的缺口还是蛮大的。】

舟山渔场就位于黑潮和南下的寒流的交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