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勒格兰僵尸(第9/12页)

他又开始旅游,寻找秘传的地方,并写相关方面的书和文章。例如,1924年,他来到阿拉伯半岛,和贝多因人和耶西迪人一起住。他们以崇拜魔鬼而著称(崇拜莫莱克·太乌,即基督教徒认为等同于路西法的孔雀天使),他必然会在文章中提及这方面。他的最终成果《阿拉伯冒险:在贝多因、德鲁司,苦修士和耶西迪魔鬼崇拜者之中》这本书于1927年出版,这本书与他的大部分作品一样,混合着一位感觉论者的奇异断言和关于神秘知识和可怕仪式的暗示。

受到加勒比伏都教故事的启发,他随后去了海地。1929年,他出版了一本名叫《魔法岛》的著作,堪称这个主题的开山之作。在本书中,希布鲁克关注到一个奇特、险恶而且黑暗的组织,他称之为死人崇拜组织。他认为,这来自早前祖先对非洲的崇拜,此书围绕着鬼魂附身和死人复活而展开来。有争议的是,希布鲁克比任何人都更详细地描绘了狂舞、神秘化身、死人复活并在活人中穿行的恐怖画面。

他用尼日—刚果语恩桑比(恩桑比,意思是“上帝”)(这可能是达姆拉巴·维道所用的“勒格兰僵尸”一词的根源)形容复活尸体,给我们提供“僵尸”这个词。恩桑比很可能是一位生殖之神,与四季变换和生长有关,也可能与重生和复活相关。这可能与死人从坟墓回魂以及复活尸体的说法吻合。无论死人崇拜组织是否真的存在,无论这个组织是否如希布鲁克所说的那样存在,都有待考究。但现在,大众脑海里开始萌发了这种看法:僵尸就是会行走的死人、而且与伏都教做法紧紧相连。

书中有一章名为《在甘蔗园工作的死人》,美国几大杂志和日报都大幅刊登了僵尸在海地的甘蔗园不知疲倦地劳作。他们受到一些波哥、僵尸之主的命令,进行无偿劳作。媒体强调僵尸笨拙的形象—我们现在已习惯联想到这种僵尸形象—毫无理由、不经思考,他们奴隶一样听从海地巫师的指令,这让西方人充满恐惧感—他们如此恐惧,不可避免的是,希布鲁克的文章和书籍形成了1932年恐怖电影《白色僵尸》的根基,这部电影即使到今天,依然被认为是很优秀的早期电影,也已经成为经典作品。

希布鲁克对海地甘蔗园的劳作工作是否真有其事?真的有尸体无偿在那里劳作?可能这种景象,从心理层面上,要追溯到古时候奴隶工作,他们在西印度安那的种植园劳作时几乎毫无思考。当然,人们也对药品使用进行了大量的推测。是否工人并没有死去,而是用某种药品“僵尸化”了(只有伏都教波哥才知道这种药品),这让受害者极其需要听从建议,而且看起来像死去一样。

或许是由于探险和写作(也可能是因为他自己的想象),希布鲁克更加堕落于酒精和虐待狂般的性体验。1933年,在他自己的要求下,他进入了纽约州韦斯切斯特郡的布卢明代尔精神病院,为他的酗酒寻求治疗。但是,他自己从里面出来,写了另一本书《精神病院》,这本书是关于他的经历的,并将这段经历当做另外一种异国历险。1935年,他与马乔里·沃德·沃辛顿结婚。但在1941年,由于希布鲁克一直酗酒成性,并对性体验有近乎虐待的需求,这对夫妻离婚了。1945年,威廉·希布鲁克在纽约的莱茵贝克居住时,服下大量药品,自杀身亡。但他死后却留下了遗产:僵尸的文化遗产。

僵尸文化

希布鲁克死后,出现了好些围绕伏都和僵尸的书籍和电影。《白色僵尸》是第一本这类题材的电影,但不是最后一部。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强调伏都权能和行走尸体的电影出现了,电影名危言耸听,如《僵尸之王》、《僵尸起义》、《僵尸复仇》。1943年雅克·图尔尼克的早期僵尸经典《我与僵尸同行》达到高潮。很多故事情节都设在海地或其他加勒比国家,影片涉及种植园主被杀死,然后通过伏都能力复活,成为一种类似机械式的人物,蹒跚走动,满怀着邪恶的巫师之愿望。与此相随的是一些宣扬僵尸主题的书籍,而书籍也在很多情况下,跟随电影之步履,步希布鲁克神奇文章之后尘。很多书籍和电影也把僵尸描述成食人的怪兽,详述食人主义之观点,这观点来自当时的非洲。书籍和故事的标题危言耸听,如《杀人僵尸》、《僵尸出没之地》以及《僵尸岛》,这些电影在20世纪30、40年代末期定期出现,内容和故事情节大致雷同。大部分都有哥特式罗曼史情调,男女主人公对某些偏远的加勒比海地区的颓坏种植园进行调查,或者调查美国南部一些蒸汽弥漫的沼泽地,却发现他们被步履蹒跚的僵尸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