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震关中 第一章 武当山(第8/9页)

「要不要叫……副掌门出马?」其中一个「镇龟道」弟子陈岱秀说。他接着降低了声线:「我是说,还在武当山的那一位……」

第三个副掌门。

众人面面相觑。

——这是武当的禁忌。陈岱秀就连其姓氏都不敢提。

桂丹雷想了想。「不。让他出来,不知道会发生多可怕的事情……本来就只有掌门制得了他。掌门不在,更加放不得。」他一双大眼瞪着,又说:「掌门不在这事情,更加绝.对.不.可.以给他知道。大家都知道后果会如何。」

他在木板地上踱了数步。「你们还得镇守武当山,我不能全带去。就陈岱秀跟我。另外我带五个『兵鸦道』的预备军,再加樊宗,共八人。」

另一个「镇龟道」弟子说:「为安全计,也尽快传书给驻在京师的『首蛇道』弟子,让他通知师副掌门赶回来坐镇。」众人点头同意。

「他是在想什么的……」旁边一个同门喃喃说:「要去也带人去嘛,这么胡来……」

「不许批评他!」桂丹雷厉声呼喝。「他是天下无敌的武当派掌门。他要干什么事情,怎么干,无人能管。」

◇◇◇◇

第一线阳光透现时,桂丹雷、陈岱秀和五个没有跟随叶辰渊远征四川的「兵鸦道」弟子,已经备好兵刃和轻便行囊,踏往下山的路途。

就在那拜山神道旁,一个矮壮身影斜背着长刀,站在坡上等待。

不用细看那只垂着左臂的身影,桂丹雷已知道是谁。

「谁告诉你的?」桂丹雷问。

锡晓岩没有回答,但站在桂丹雷身旁的陈岱秀,不好意思地垂下头。

「让我也去。」锡晓岩从斜坡上跃下来。

「我们是去做正事。」桂丹雷严肃地说:「不是给你去发泄丧兄之痛。」

「我也是武当弟子。」锡晓岩断然说:「武当的戒条,我也懂。」

桂丹雷凝视锡晓岩的眼睛。然后摇摇头。

锡晓岩不服气:「你不许,我也跟着来。私自下山犯了戒,你回来再惩罚我吧。」

桂丹雷叹息摇头。同时却也为门派感到自豪。

——武当派二十多年走的这条路,就为了培养出这种倔强骄傲的武者。

桂丹雷没说一句,就领着六人继续步下山道。

——但也没有再阻止锡晓岩同行。

出了山门,下了山脚,八人背向升起的朝阳,往西而行。

目的地:关中。西岳华山。

◇◇◇◇

这八人不知道:他们离开的同时,也有一只不明的鸽子从武当山振翅而出,飞进那黎明的天空中。

大道阵剑堂讲义·其之十二

武林「九大门派」列表(上):

(本列表所述时代为大明正德八年)

◇少林派◇

河南嵩山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寺僧自古已有修练武艺的传统,以超脱生死的武道精神,参贯禅机。相传少林寺最基础锻炼功法「易筋经」及「洗髓经」,乃是达摩祖师从天竺传来,并衍生出其他少林武技,实际不可考。

少林武功在隋唐之间已负盛名,雄视武林近千年,对中原各派武术影响极深,故得「天下武宗」的称誉。

少林派属正统外家,主要走刚猛硬派一路。少林寺僧练武本为参禅及保护寺院之用,因威力太猛,容易造成杀孽,因此不传俗家。佛家戒杀,故其武技少用刀剑利器,而主力发展徒手拳法及棍棒之术。寺内武僧亦同时修禅,「禅武不二」的精神,乃为少林武道之根本。

少林派武术博大精深,秘藏寺院内的拳械与各种功法甚多,号称「七十二技」。但有说其中部分已经再无人传承修习,仅存于拳经兵谱之内,实已失传。

著名武技:少林五拳、紧罗那王棍、十八铜人阵法

◇武当派◇

元末明初全真道人张三丰于湖北武当山创立。张真人身材魁伟,体质异常,不论寒暑,皆只穿一衲一蓑。相传其内家武功,乃参悟道家的内丹养生功法,转化成强身技击之术,据记载曾有「单丁杀贼百余」的勇武事迹。

张真人入武当山修道后,某日得观蛇鹤相斗,从两者身姿动作,领悟了劲力刚柔之理,创出武当最高绝学「太极」,从此奠定武当派在武林二百年来的地位。

武当派武功素以拳剑著称,原本专走内家功夫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路数,武当弟子亦全为道士;惟二十余年前大破物移邪教一役后,全派上下突然还俗,武学风格更大加改革,摒弃了养生道术而偏重于武斗实战,所有拳法剑术重新大幅整编,走上了暴烈辛辣之路,又以极酷烈的方式训练大量弟子,武当派声势因而一时大振,并生起「天下无敌,称霸武林」的野心。

著名武技:太极、武当形剑、武当势剑、武当行剑、武当飞龙剑、两仪劫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