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震关中 第一章 武当山(第6/9页)

几个负责传功的师兄,还没来得及责备他,锡晓岩已自行离开「苍云武场」下山了。他们看来早就见惯他这等脾性,互相看了一眼,就命令师弟们如常操练。

「新来的?」一把声音从侯英志后头响起。侯英志一来就被场上的练习情景吸引,没留意建在武场旁的那座房舍。说话的人正是从那房子里走出来。

侯英志看这人,三十来岁年纪,一边右眼瞎了,也不用眼罩掩盖,露出一个十字的旧创疤。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左膝不能屈曲。

侯英志想起,之前樊宗说过有些因练武致残的弟子仍然留在武当派服务,心想这位师兄必正是其中之一,应该是负责打点「苍云武场」的杂务。

「是的。」侯英志拱手道出名姓。

「姜宁二。」这独眼人也拱拱拳。这才看见他左手腕指僵硬,也是受过很重的伤。

侯英志极是佩服。这位姜师兄,眼、手、腿的伤不会是同时造成的——也就是说,他曾经克服过两次严重的伤残,直至第三次,才不得不放弃追求武道。可怕也可敬的精神。

姜宁二微笑:「上山不累么?现在就要开始?」

侯英志坚决地点点头。

姜宁二指一指武场:「看了之后,最想学哪一种武功?」

「剑。」侯英志说时毫无犹疑。

「好啊。我以前也是学剑。」姜宁二苦笑,抚一抚缺去的右眼。「不过先告诉你:武当剑,不易学。」

「我知道。」侯英志回答。他心想,我可是练了六、七年剑的行家啊。不过他也无意急着说明自己的出身。反正整个武当派的人早晚都会知道。

——更何况,青城剑法已经败给武当剑。不值一提。

「我……可以上场了吗?」他又问。

「先跟我进来。」姜宁二又神秘地微微一笑,示意侯英志跟他进那房舍。侯英志想,大概是进去领制服器械吧。

进得那屋子,姜宁二却没有带他前往摆放器材的房间,而是到了厨房。

那说是「厨房」,其实也兼作饭堂,半边摆放了三张巨大的长桌。即使桌子如此大,「苍云武场」的众弟子,平日也得分三轮吃饭。六、七个炊事役工正在灶炉那边忙个不停。

「我不饿。」侯英志说:「上山前我才吃了干粮……」

「不是吃。」姜宁二右手拿起一个空碗。「是喝。」

他走到一个几乎到胸口高度的大缸前,揭开木盖子,伸手进内舀了半碗。

「练功前,先喝。」姜宁二把碗递向侯英志。「本来要喝一满碗的。你第一次,我先给你半碗好了。」

侯英志不明所以,双手接过那碗。但见碗中盛的是深得接近黑色的液体,扑鼻一阵刺激的气味。

侯英志连想都没想——自小受青城派的训练,教会他修练武道要绝对服从——一仰头就把碗中的东西喝光。那东西带有一种辛辣的怪味,他强忍着吞下咽喉,脸容皱成一团。

「多喝几次就习惯。」姜宁二拿回那空碗。「这东西名叫『雄胜酒』说是酒,其实都是药,没多少份酒,绝不会喝醉人——喝醉了还怎么练功呀?本门规定,凡入门者,最初两年,每天练功前都得喝一碗。」

「为……什么……?」侯英志只觉一股火热气息,自肚子升上来,滚烫得心胸也跳得加快,那热气好像要从鼻孔冒出来,脑袋里仿佛闪着光影。

「喝了这东西……」姜宁二咧齿:「……不怕痛。不怕伤。也不怕死。」

他放下碗,伸手轻轻拍那个大缸。「这东西珍贵得很,药方是前任公孙掌门,从物移教夺来的宝物呀。」

侯英志感到耳膜鼓动。突然那胸口的热气往四肢一散,心跳回复正常了,脑袋里也没再乱闪。此刻反倒觉得,四肢筋肌都像胀了起来,当中充溢着精力,那感觉异常舒畅奋亢。

「行了。」姜宁二竖起拇指。「去吧。」

侯英志无法克制地全速奔出房子。

踏上前赴「最强」的第一步。

◇◇◇◇

樊宗虽已是武当「首蛇道」里首屈一指的轻功高手,但轻功不是仙术,樊宗毕竟只是人,也要用腿跑,用手爬。那天柱峰高耸万丈,山路险要,樊宗午后起行,全速登到峰顶,已近黄昏时分。

在斜阳西照下,天柱峰顶的「金殿」,反射出令人不可直视的刺目金红光华。

这「金殿」乃是永乐皇帝花耗了惊人的人力物力,在武当之巅建造的奇迹。立于石筑平台上的,是一座通体铜铸的宫殿,一柱一梁、天花门户以至殿内一切器物皆以铜造,而且结构完全仿照木建的殿宇,供奉在殿内的真武大帝铜像更是重达万斤。当年要在这险峰上,建造如此一座雄奇的铜殿,所需的资源和决心实在教人难以想象。

由于全殿皆是金属,又立在高峰上,每当夏日雷雨时节,常会引来雷击。「金殿」被殛时,四处地面爆闪电光,雷鸣震天,殿周更有无数火球滚荡。最奇异的是每次雷殛后,殿柱上日积月累的铜锈马上全消,焕然一新,但殿身结构却丝毫无损,故此奇景被称为「雷火炼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