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战争(第2/18页)

“地球团结阵线……怎么又是婚礼?”元首再次看了眼资料,禁不住嘟囔了一句。

科恩似乎明白元首所指,“是的,元首您的记忆很准确。七个月前我们清剿‘地球团结阵线’时也遇到过一场婚礼,无功而返。”

“地球团结阵线”在现有的九个地球抵抗组织里,实力排名一直靠后,控制的地盘不大,从掌握的情况看,其人数也非常有限。

在联邦总部做出的敌情判断里,它的危险度排名有时候是八有时候是九。根据情报分析,这个组织具有坚定的反叛决心,但实力普通难成大患,今后最大的可能性是被另一个更强大的反抗组织合并。

联邦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道:“当时你们发射一枚四级导弹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现在一切又要重来。谁知道下一次找到他们要到什么时候。”

科恩有些不安地瞄了眼元首,但他看不到什么表情变化,这使得他稍稍镇定了些,“这个我们当然知道。其实一枚五级导弹也足够了,但是那些当时在场的人全都会死,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平民。你们知道的……”科恩咽了口唾沫,“战争公约里禁止这种行为。”

巴契夫有些不耐烦地合上卷宗,“安全部没有做错。从联邦统一前的列国时代算起,公约已经实行了几百年,我们的时代不应该成为例外。请国防部尽快根据情况制订下一阶段作战计划,重点消灭斩首行动已经见效的几股叛军。安全部继续之前的工作,不过那些人知道了我们的行动,你们以前的方法是行不通了。另外制订更好的方案吧!”

会议人员依次退出。拉姆斯菲尔德走到门口又折返过来,“先生,能问一个问题吗?”

元首似乎早有预料地点点头。

“我认为安全部这次的处理属于失误。本来是一枚五级导弹就能解决的事情,现在我们至少要付出一千倍以上的伤亡代价了,就因为一个迂腐的公约。”拉姆斯菲尔德的声音显得很低沉,他仿佛看到成千上万联邦士兵倒在血泊中。

元首的目光变得有些飘忽,仿佛想起了什么,过了一会儿他低声说道:“你知道的,几天前我们刚刚发表声明谴责叛军违反战争公约。在这种时候我们更有必要维护公约。”

“是的,我知道这件事。我参与了声明的起草。”拉姆斯菲尔德表情沉稳地看着元首,“但我不认为一份谴责抵得过在红翼山谷牺牲的四十二名战士的生命。”拉姆斯菲尔德的喉结困难地蠕动了一下,“我最优秀的一位学生就在其中。我甚至不知道怎么表彰他们,因为他们并没有立下一寸军功。”说到这里拉姆斯菲尔德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可怕的现场照片,这个以铁血著称的军人的声音不禁有些颤抖。

元首沉默了几秒钟,说:“既然公约存在了这么多年,自然有它的理由,我们还是遵守吧。”

巴契夫开始埋首看文件,他没有注意联邦国防部长极度悲哀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愤怒的火焰。

(三)外星人

在列国时代这片山区属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部,当时也称部族地区,即使在全球一统的联邦时代,部族的势力仍然保持着余威。越野车开得不快,越往前走景色越荒凉,沿途的崇山峻岭中,偶尔能看到几处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趴在荒山野草中,远远望过去,很难分清哪里是房、哪里是地。狭窄道路上间或遇到几辆装载木材的破旧卡车或是“挂满”当地人的客车。汽车扬起的尘土挡住了视线,司机叫苦不迭,紧张地抓着方向盘。

迦英拉着扶手,任凭身体在座位上颠簸。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周期不固定的迁徙,有时坐汽车,有时是驴车和马车。车里只有三个人,其他地方都塞得满满当当的,但并不是生活用品,而是领袖的书。除了书以外,领袖对于他用过的物品从不留恋,即使他曾经很喜欢的也一样,按照他的说法是:留下来都送给当地老乡吧。但迦英其实很怀疑,是否真有老乡能够发现那些伪装极好的山洞,实际上常常是几个月后的某一天,领袖又带着大家转回到某个以前的山洞,那些物品还在当初的地方。

直到现在,迦英对于此次迁徙的地点还是不明就里的,他内心里隐隐觉得虽然有情报的关系,但似乎更多取决于领袖的某个时刻的直觉。领袖天生就比他人拥有更敏锐的洞察力,他似乎兼有狼的嗅觉和狐狸的智慧。半个多月前的一个深夜,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领袖突然从睡梦中起身,嚼着辣椒命令大家紧急转移。结果驴车刚刚走出几公里,便听到山洞的方向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迦英知道那是联邦军队的“滚球”炸弹,威力足以削平整座山坡。这样的紧急转移发生过很多次,有时是在领袖睡觉的时候,有时则只是领袖刚好抽完一支烟的当口。迦英已经习惯了随时上路,迦英坚信在领袖的大脑里一定有某个神秘的声音在护佑着他,他能察觉到普通人感觉不到的异常。而在老乡们那里传得更是神乎其神,有人说领袖是天上的星辰降临人世,有人说他是伟大的阿赫迈德沙·杜兰尼再世,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神奇本领。有人把这些话告诉了领袖,领袖爽朗地大笑着说:“这是人民对我们的祝福,说明人民和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