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4页)

在那个年代的小县城里,没有智能手机,没有交友软件,没有酒吧夜店,男人追女人除了逛公园、看电影、吃夜宵,也想不出什么新花样。郝主任独辟蹊径,发现了一种简单有效而且至今都很时尚性感的泡妞方式:夜跑。在他眼里,夜跑和约炮,拼音缩写完全一样,本质属性也没什么区别。他不喜欢运动,身材也一般,但夜跑的精髓在于包装——要有高级运动包才够装逼。于是,他托人从省城买来一个价值上千元的户外运动背包,还有名牌运动服、跑鞋、帽子等装备,一应俱全,誓要将装逼进行到底。

他一穿上这身行头就不高兴了,电视广告上那模特明明穿起来又帅又酷又凹又凸的,凭什么自己穿起来只有凸?肚子也凸腰也凸,屁股也凸腿也凸,整个人就像只炸药包。

他打电话给商家,商家解释道:“先生您有所不知,这正是我们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是起到激励效果,那些凸出来的就是提醒您需要靠运动减掉的部分,跑着跑着您就慢慢变成模特了;另一方面是起到吸引效果,您穿着它是去夜跑的,夜色下谁看得清您这一身凸起的是肥肉还是肌肉呢?您就放心大胆地去跑,保证人见人爱,姑娘们个个把持不住!”

郝主任一听,心花怒放,反正他的目的本来就不是要塑造自己的皮囊,而是去勾引美女的皮囊。于是他全副武装踏上征程,果然,一路上回头率高得不行,姑娘们也都把持不住,笑得花枝乱颤。郝主任一听笑声里所包含的情感明显不对,连忙拉低帽子,落荒而逃。

第二天,街头巷尾的头号热点话题就是“小城夜幕下神秘现身的魔鬼筋肉人”,可惜当时没有互联网,否则郝主任早已成了网红。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郝主任好显摆的特质,其实他平时就喜欢赶时髦,从头到脚一溜名牌,远远看着都是广告里见过的高端标志,只有细心的内行人近看才会发现字母都是拼错的。最惹人注目的是他腰间总别着的那个深黑色的牛皮套,在那个年代,“有套的男人”是身份的象征,因为只有暴发户佩戴的高级传呼机才会戴个套。虽然看上去那个牛皮套里确实装了个长方形的东西,可是谁也没听见它发出过声音,于是大家都怀疑郝主任在牛皮套里放的是一块压缩饼干,课间肚子饿了还能用来充饥。

郝主任认识县城中不少有身份的人,因为有身份的人大多有孩子,而在这个小地方只有一所重点高中。一般的学生家长来请郝主任帮忙都要送点财物,有身份的人则不用,郝主任要的不是他们的财物,而是他们的身份。跟有身份的人打了交道,郝主任不禁觉得自己也变得有身份起来了,对学生们训话的时候都不忘引经据典,“正如我一位非常好的朋友,县文化馆办公室徐副主任所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你们现在不好好读书……”

见识广博、魅力四射、身份尊贵的郝主任尽管还是个单身汉,却自认为对少男少女的感情问题明察秋毫,总是用一副久经沙场的腔调教育学生们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

他说:“你们年纪还小,不应该想入非非。”有的学生就满怀期待地以为再长大一点就可以想入非非了,还有的学生就很好奇这个“陆菲菲”究竟是何方神女。

他又说:“你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然后指着自己那刚打完牌一地鸡毛的办公室,点上几个学生的名字:“现在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他还说:“没事别爱来爱去的,要爱就该爱你们的学校,因为学校是你们的家。”却又常常训斥迟到的学生:“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你当学校是你家呢?!”

最可爱的是他说过一句:“男生女生之间拉拉手,做做普通朋友是很好的,不过,不要干一些出格的事。”大部分男生女生本来也只是拉拉手,做做普通朋友,懵懂单纯得根本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事可做,但经郝主任这么一暗示,便纷纷开始探索所谓的“出格的事”,让人想起一个成语:此地无银三百两。

鉴于孟楚怜的特殊身份,郝主任自然把她列入了重点保护名单,叮嘱每一位任课老师严密防范悉心照看,并经常亲自出马嘘寒问暖,但凡发现哪怕小半个偏离主旋律乐谱的不和谐音符,都会斩钉截铁地扼杀在萌芽状态。在这种环境下,且不说梁晨谛的那种表白方式无异于自投罗网,就连和孟楚怜多说两句话都可能招来老师们异样的目光,再厉害的情圣也只能远离这片神秘的禁区。

白色恐怖般的全方位监控让理想中的爱情故事成为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却无法斩断郑能谅的情丝,也无法阻止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继续对孟楚怜的关注。每堂课上,他用一只眼睛探测老师的动向,另一只眼睛瞄向她动人的侧影,看上去就像个交替性外斜视眼患者;每次放学,他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偷偷欣赏她窈窕的身形与轻盈的步态,看上去就像个蹩脚的私家侦探;每天清晨,他早早来到上学必经的小桥头,假装不经意间邂逅,只为红着脸与她打一声招呼,看上去就像一个求领导解决困难却不知如何开口的小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