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心(第6/6页)

不。单向性只是事物本身的属性,而非时间的属性。无限上升的数列并不是什么不可撼动的神迹,而是人们所创造的工具。离开客观事物的变化,它毫无意义。

绝对时间并不存在,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度量之中。也许是我们,我们自己,把那地底传来的周期性震动当作了世界运作的规律,生命流逝的标志,并用一串无限上升的数列赋予它单向的箭头。但是仔细思考,假如用数轴上的1表示一个时刻,2表示另一个时刻的话,1在绝对流逝到时刻2后,将失去所有的意义。我们真的在意这数列吗?还是这数列所标定的,关于我们自己的过去?

意义只体现在变化里。而变化,是在我们的观察与思考中生发的。任何的真理,也只能缘着我们的身体生长,与这孤寂而冷漠的宇宙本身并无关系。没有哪怕一条可以离开我们的照料独自成活。

这世界间的种种事物本是孤立存在,而将其联系起来的,是一种类似于交换机的设备,那就是我们本身。我们为了以一种简洁的形式描述世界,创造出时间流逝的概念。这个冷漠的宇宙里,没有什么“先验”的东西或者现成的结构供我们去认识或研究,我们只能依靠自己。只要我们活着,便是在创造并度量时间。而一旦生存不保,时间便自然而然地死去了。时间是人的造物,我们的幸运与不幸,都在于我们必须在时间之中。

而现在,我们将要死于自己的造物里。

“可是时母的呼吸的确存在啊!我们的心脏,也的确是被呼吸所驱动的啊!”寄体尖声叫道,“即使真的如你所说,无限上升的数列不过是个骗局,我们还是会因为心跳带来的炎热死去,并没有什么不同!”

“心脏的意义只有在与寄体结合时才显现。它让我们获得感受时间流逝的能力,可是谁又知道,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种能力呢?”

“你……难道……”她不可思议地看着我。

“关键不在于那一个个上升的数字,而是数字所标定的,事物的变化。时间只是表述了事物的不同状态之间的关系,那么为何不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身,来理解这个世界呢?”

“事物并不随时间而改变,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而变化……”

“是的,从根本上讲,时间是虚无的。这就是我所期望的新世界。我们不再受到这统一的,永恒的时间的约束,也不再重蹈覆辙,陷入那古老的诅咒。世界将摆脱地狱般的炎热,因为我们不再需要这颗心脏。”

“不要!”她尖叫着想要阻止我,但是她的管脚太纤弱了,被我推开了。

“我感谢你,我的寄体。你让我理解了时间的美妙与残酷。你就是我所有的记忆本身。没有你,我将永远在荒原上流浪,对这个世界的秩序与荒诞都一无所知。但是我并不想把命运全部寄托在牢不可破的古老诅咒之上。我钟爱记忆的能力,但在记忆与思考之间,我更爱思考,并且相信,思考向我展示的新的认知方式,将拯救我,也拯救我们这个世界。所以我必须尝试。此时我甚至感到深深的幸运,由于我们种族的特性,我才拥有了将时间的概念从认知体系中分离的能力,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自由的世界图景。你能想象吗?我的寄体。在浩瀚苍穹中,假如有一种生物,生来就同时具有记忆和思考的能力,时间的流逝对于他们,则会是永远无法摆脱的隐形桎梏。他们所认识的世界,又是什么模样呢?”

思考并不能困于记忆。生命也不应该困于时间。

她抽泣着说不出话。我一边再一次环视着这个,我已经熟悉的世界,一边慢慢将管脚伸进胸腔,一把拉断了心脏。

7

很久以后。

“这是什么?一颗同步时代的心脏?”

“是很奇怪,全局的系统时钟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神圣的存在,个体的每一颗心脏则是接收端。每一次状态转换,都是时钟的一个节拍。时序性被认为是不可打破的,那是图灵机最后的黄金时代……”

“好了好了,收起你那套陈词滥调吧。谁都知道同步时代的消耗多大,想想看,那时没有反向补偿,也没有时钟门控,所有的人就在那儿干巴巴地等着,非得等到系统时钟的指示才刷新状态!简直是浪费生命。”

“不管怎么说,那可是我们的童年时代啊。你看这颗心脏,切口像是被生生拉断的,那时的人真难啊。”

“哼,是热得受不了了吧,环境就是在那时候给他们搞坏的……快走,快走吧。”

心脏被拾起又丢下,静静地漂浮在平整如镜的水面上。新世界的风吹过,它微微地摇晃着,在和煦的绿阳下,熠熠发光。

慕明

谷歌计算机工程师,现居美国。作品关注历史、艺术主题,融合信息科技产业前沿的技术细节,以大众的方式解读科技发展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