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训徒弟(第3/3页)

乡约是人心。

趋利是人心。

蛊惑亦是人心。

而李逵的办法也简单,大多数人的利益,话语权,两者只能选其一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所取舍。就连苏轼自己也在心中计较过,他恐怕也难逃李逵的算计。

因为这也是阳谋,看似平淡无奇,却让人难以跳出其划下的圈子。和智商无关,完全是权术的运用,只要弄好了,啥王安石,富弼的,都要靠边站。

苏轼不清楚李逵是否能够走到那一步,但他展露出的才能已经把他惊艳到了。

这才是苏轼纠结和心神不宁的原因,李逵这货这样下去,别说进士了,就是解试也考不上啊!这货有当官的手段,却没有当官的命,这让他有种痛心疾首的愤怒。

当然更愤怒的是针对周元,弟子都走上歧路了,你这个当老师的竟然还浑然不知?

想到这里,苏轼摊开了信笺,刷刷写下几个字:

【怀庆吾徒】

怀庆是周元的字。至于说吾徒,这话就比较重了。他们虽然是师徒关系,但在周元中进士之后,这种关系就不会落在纸面上了,因为只有训徒弟,给弟子写信考校学问的时候才会用这样的称呼。

一般来说会写:【怀庆如晤】。

这才是官场文臣师徒的正确通信方式。

可是一想到周元授徒的如此懈怠,李逵这块璞玉都让周元给祸祸了,老苏这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决心在灵魂深处谴责周元,开篇就显露出当老师的老大不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