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长平之战(第6/9页)

如果白起是一个政治家,他可能会像乐毅那样以政治的方式来处理这个事,效果可能会好一点儿。可是白起是一个军事家。作为军事家的白起从军以来,每一仗都打得十分完美。而屠杀战俘这件事,成了他永远洗不去的污点。

当然,在他大举屠刀之后,包括秦王和范雎在内的秦国高层,并没有谁认为白起做得不对——至少没有谁批评过这个常胜将军。

也许,他们也没有办法。也许秦国历来就是崇尚这种黩武的残暴思想。

长平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它是史上第一次极大规模的歼灭战,双方以举国之力毕其功于一役,前线参战人员共达一百万。

赵国的四十五万大军全部埋葬地下,秦国的部队也损失一半。

光从这个统计来看,此战的激烈程度也是十分令人震憾的。

赵括虽然十分菜鸟,但他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他没有战略眼光,更参不透胜败之道,但他在冲锋陷阵之时,还是有一点儿水平的。否则,他的几次冲锋,也不会让秦军有这么大的损失。如果不是白起,也许秦军的损失还会更大。

但他不幸碰上了白起。

当然,不仅是他的不幸,更是赵国的不幸。

赵国不幸碰上了白起,更不幸碰上范雎和秦王,还不幸出了个缺乏大局观的赵王。自长平之战拉开大幕之后,秦国在范雎的筹划之下,每走一步都经过周密算计,而且秦昭襄王与范雎、白起配合默契,从没有过冲突。相反,赵王在重大决策上,不断地失误——即使有人提出正确的办法,他也要坚决否定。而赵国这时的牛人们居然都集体失声,硬是让赵王一个人在那里做着小儿科的决策,最后大败,那是情理之中。

当然,除了这些直接的因素之外,其他原因也存在。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虽然怕商鞅权力越来越大,最后车裂了这个改革的鼻祖,但仍然坚持他的改革政策。商鞅的变法不光将秦国打造成了军事第一强国,也促进了其经济基础建设的发展。而赵国自武灵王以来,虽然在军事改革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但别的成绩却一点儿没有取得,是典型的跛脚强国。长平之战的失败,并非简单的战场上的失败,重要的是综合国力比不过人家。

试想,如果赵国的军用物资不那么匮乏,赵国高层也许会支持廉颇的保守战法,挂着免战牌与秦国耗下去,结果也许会好一点儿。但赵国高层看到廉颇虽然能守住前线,但他们的后勤工作却越来越难做,军用物资越来越难以筹集。于是,他们都跳了起来。于是,当赵王急着要速战速决时,赵胜无语,蔺相如也紧闭了嘴。

最后一个不幸,就是赵王没有听从虞卿的话,全力开展外交活动。如果能得到楚齐韩魏等国的支持,组成抗秦联盟,或许会有另一种结局。但这也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而这个权宜之计,最后也被赵王彻底葬送。范雎巧妙地堵住了这个漏洞。

于是,赵国就只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等着大败的这一天了。

这场大战的意义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是很重大的。

经此一役,赵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了,其他国家对秦国更加提心吊胆。而秦国的实力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统一中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相将不和

长平之战一结束,秦国举国兴奋。

而最兴奋的要算是白起了。

当年(公元前259年),白起把秦国主力一分为三,下令王带部队进入赵国的武安、虎牢。王毫不费力地拿下了。

司马梗带一支部队北略太原,把上党的全部地皮都划归秦国的版图,他自己则准备带着主力部队直指邯郸,乘胜把赵国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抹掉。

不管你从哪方面看,白起的这个决策是百分之百正确的。

按常规,现在的赵国肯定已经不堪一击了。秦国高层肯定会全力支持白起的这个决策,全国上下一心一意支援前线,做好接收赵国的准备工作。

然而,还是出现了意外。

赵王经长平一役,回去也痛定思痛(其实是痛还远远未定),作了一次深刻的反省,觉得自己重用赵括、撤掉廉颇是中了范雎的反间计。范雎在对廉颇没有了办法时,就使了这个反间计。现在他们没有办法了,也只得向范雎学习,搞个反间计。

范雎反间计的目标是廉颇,而赵国这次反间计的目标是谁?

白起。

没错,就是要把白起搞定。

赵国知道,他们搞不定白起,就会被白起搞定。

他们的反间计也同样简单,而且做得明明白白,一点儿没有掩示。

当然这个反间计没有由赵国直接出面,而是由韩魏两国出面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