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第3/3页)

冯振料想宗泽在这事上不会拿假话去哄他,脸上浮起了真正的笑意,语气也客气起来,说此前未将征选女童之事知会宗留守,原也是不想给宗留守添麻烦。既蒙宗留守热心帮衬,下官恭敬不如从命,就拜托宗留守费心了。不过话虽如此说,他心里却存疑,这事已被自己煮成了夹生饭,宗泽回锅再炒,能炒出多大起色?

不承想果如宗泽所言,自次日午后起,便有一拨一拨的女童被陆续送到驿馆。及至黄昏时分,被集中到驿馆的女童已达七十五人。而且这些女童,虽然衣衫破旧,却皆长相不差,比他先前强征去的那些中看得多。冯振大喜过望,命女童们沐浴更衣后,亲自从中遴选,最后定下了风韵容貌俱佳者三十六名。从数量上说,三十六名不可谓多,但从质量上讲,这批女童却是超过了冯振的预期。冯振揣测,能带回去这样一批妙龄少女,讨得赵构欢心绝无问题。

经过日前的风波,冯振也接受了教训,认为这事还是以见好就收为宜。于是他便主动向宗泽表示,凑足此数足矣,不必过于劳神。这使得宗泽感到,冯振这个人还不是一点好歹不懂,做事知道留有余地,看来他回去在赵构面前搬弄是非的情况,应是不会发生了。还是常言说得好,后退一步天地宽哪,宗泽感慨地想。

冯振回去的表现还真算不错。一来,他带回去的女童不但全部得到了赵构的首肯,而且由于其中有四个人“深合朕意”,他被赐予了丰厚赏金;二来,他在内心里其实对宗泽亦不无钦佩,也明白如果搞掉宗泽,对朝廷并没好处。所以他不但不曾恶意告状,反而在奏报中为宗泽的不合圣意处做了一些解释。他说那牛亨吉名为金使实为金谍,刺探了中原大量军事情报,纵其回国危害极大。这个祸害本应斩首,宗泽正是考虑到两国关系,才对他囚而未斩。至于信王赵榛的下落,他解释道宗泽之所以未将有关情况及时上奏,乃因种种说法俱为虚传,信王是否真正脱险,目前还是一个疑问。

关于曾受孟太后召见一事,冯振不能省略不奏,但他隐去了其事的内因,只说是太后对皇上非常关心,特地命他转达问候云云。

冯振边说边察言观色,未见赵构流露不悦之意,心里竟生出些许慰藉,并对自己的仗义之举颇有点自我感动。只是当说到孟太后召见时,他发现赵构眉宇微蹙,似乎若有所思。凭经验,他感到这并不是皇上对他有什么不满。可这事为何引起了皇上的注意呢?冯振一时有些纳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