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北京的沦陷(第3/5页)

北京沦陷了,溃败的原因已经不用总结了。虽然清军的总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但慈禧并没有把全部的兵力都派到外城前线,甚至没有把重兵派到前线,对于她来说,还是保护皇宫要紧,保护自己要紧,也要防止有人叛乱,董福祥军处处需要增援,顾此失彼——清军从来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参战,即使保卫北京时也是如此。

使馆区附近已经见不到几个清军,他们在携带金银细软跑路,跑时还不忘记抢劫一下市民。街道一片混乱,火光冲天,市民们高喊“躲兵匪”。至于那五万“团民大军”,他们也已跑得无影无踪。美军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后,还没等把身上的泥巴衣服换掉,就在美国公使馆人员的指引下,趁乱迅速离开使馆区,先把正阳门轰掉了两层楼后,直奔大清门,而他们的目标是——皇宫。

攻向皇宫!

大清门是天安门城楼前的第一道城门,而这里已经没有守军,攻城门就变得简单了,炮兵用粉笔在城门门闩处画了一个圆圈,然后用大炮对准圆圈猛轰。一颗颗炮弹飞向紧闭的红漆大门,十几分钟之后,门闩终于开始断裂,破城锤用上,门闩终于完全断开,美军涌入。

8月15日凌晨,美军踏过今天的天安门广场地区,踏上金水桥,庄严的天安门又挡住了去路。美军炮兵又用粉笔画圆圈,又架起大炮轰击,又用破城锤锤门,厚厚的天安门城门无声抵御着美军的轰击,一时难以轰开。美军已经来不及等待,此时日军也已经出动了,正在从皇宫的东面进攻,美军就从日军那里借来云梯,爬上了天安门城楼!

前面就是进入皇宫前的最后一道门——午门。美军每一个士兵都吞下了口水,挽起了袖子,只等再用大炮将午门轰开,就要进去猛抢一场,他们早就听说皇宫里有搬不尽的财宝!

而正在这时候,身后突然飞来几发炮弹,美军一个个被炸得东倒西歪。

清军不是已经都逃走了吗?这炮弹是哪里来的?

原来,通州的德军和法军已经拍马赶到了。这两支军队原本是奉命留守通州的,但进入皇宫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听闻北京已经被攻占之后,他们就马不停蹄地赶往皇宫。几个教民直接将法军带到内城正阳门城墙下,而其他的一些教民和百姓搬来了梯子,于是法军爬上城墙,在城墙上架起大炮,先朝着皇宫打出本军的几发炮弹再说。

倒霉的美军又一次遭受“自己人”的轰炸。唉,为什么被误炸的人总是我啊?

皇宫的南边已经打起来了,而继日军从东面攻向皇宫之后,俄军也迅速朝皇宫的北面开去,他们也在用炮火开路。各支军队谁也不甘心落后一步,谁也不愿意单独撤退,这样下去,皇宫将毁于炮火,谁也抢不成。

大家毕竟是组团来的,为了抢几块金子,伤了自己人就不好了,还是美国人比较讲“team”,他们首先停下炮火。各军指挥官又凑到一起临时开了个会,大家决定:所有的军队都暂停发炮,任何一支军队都不能单独占领皇宫,都必须先停下来,至于如何进入皇宫以后再商量。

正是这个暂时停火的决定,给了慈禧一个时机——逃跑的时机。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时,慈禧连续5次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商讨是留是走的办法。而前来开会的人越来越少,他们都在私底下去转移财产和家人,然后转移自己。最后一次御前会议,来的只有3个人:军机大臣王文韶、刚毅、赵舒翘,连荣禄都不见了踪影。虽然慈禧命荣禄替她坐镇北京,但荣禄是绝不敢“坐镇”的,他是武卫军总统,八国联军绝不会放过他,荣禄已经逃向了保定,跟在荣禄后面跑的是承恩公崇绮。

看来经过几十年的官场“锤炼”,荣禄真的已经没有一点“侍卫世家”的秉性了。他确实比端王集团的大臣相对“开明”,但他骨子里也是一个八旗子弟,所谓八旗子弟,就是敌军进城各自逃啊。

对于赵舒翘能够前来,慈禧很意外,也很感动,很显然,现在还需要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逃往哪里。

东边是不能去的,洋人就是从东面的通州打过来的,我真傻啊?

北边也不能去,北面的东北地区有俄国兵。

南边也不能去,那是汉党的大本营,他们既然敢抗命不派援军,难道还不能来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

只剩下西边了,慈禧知道赵舒翘是陕西西安府人,她很早以前就想逃往那里了,现在看到赵舒翘前来,慈禧简直有一种看到救星后感激涕零的感觉,就让赵舒翘陪同自己往西安方向逃吧,当然,对外要称是去西边打兔子的——“西狩”。

接下来还有两个问题:带什么人走?带什么物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