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桐木人”事件与她的政治底牌(第8/10页)

褚遂良的态度异常坚决,那就是以死相争。在这几个人中间,只有李最滑头,这位时任司空的开国名将在这时候却当了逃兵。李居然连内殿都没有进去,就找个机会开溜了。

其实李有他自己的一番考虑,他不愿意帮助长孙无忌向高宗皇帝施压,因为他更倾向于支持皇帝立武氏,以压制长孙无忌的熏天权势;但同时,他也不愿意当众和这些同僚闹翻,把关系搞僵,于是选择了暂时回避。

李一走,就剩下三人步入内殿。李治的意思很很明白:王皇后没有儿子,武昭仪有儿子,现在自己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褚遂良没有食言,他不等长孙无忌开口就抢先说道:“皇后出身名门,是先帝为陛下选的妻子。先帝临终前拉着陛下的手对臣说,要把自己的好儿子好儿媳托付给臣,陛下当时也听见了。如今,皇后并没有犯什么过错,怎么可以轻易废黜呢!我不能只听从陛下,而去违背先帝的遗命。”

皇帝的权力虽然很大,但还是有办法能制约的。制约皇帝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帝遗命,现任皇帝违抗先帝遗命就是不孝。在封建时代,就算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怕担上不孝的罪名。

既然褚遂良把先帝遗命抬了出来,高宗皇帝也只能无语相对。

高宗皇帝昨天刚刚碰壁,今天又再提此事,依他略显软弱的个性,在爱情的魔力和武昭仪的步步进逼之下,他并没有就此作罢,反而越战越勇。

其实形势这时已经完全明朗化了。政治是一种理想化的东西,有时候比拼的是私欲。凡是因理想而玩弄政治,最后成全的往往是个人的野心。

高宗准备废后的想法,引起两大政治势力的对峙。站在王皇后一边的,是以长孙无忌为核心的贞观朝的老臣,这帮人是关陇集团——士族官员的代表。一方面,他们是在忠实执行唐太宗的临终嘱托;此外,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四大臣中,属于非关陇集团的是李,他的态度是令人关注的,自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九月李从迭州被召回来,他的官位一直在上升,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二月,长孙无忌杀吴王李恪时,李似乎是支持长孙无忌的态度。李恪死后,李升任司空,这个位置原来是李恪的。

在废后立武这件事的初起阶段,李的态度和长孙无忌等人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今天四人在进入内殿之前,先开了一个小会,议论由谁先进言的问题。既然是讨论由谁先进言,那么这种讨论的先决条件是四个人的态度已完全一致,即他们都一致反对废立。然而就在这时候,李的态度已经暗暗起了变化。

这次是初步交锋,高宗李治与四位大臣都摆出了各自的论据,但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闹得不欢而散。

而另一方,阵容没这么整齐,倒像是权力系统内的散兵游勇,但其中不乏机智之人。其中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李。李是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县)人,本姓徐,也就是演义里神鬼莫测的徐茂公。不过现实中,此人却是不折不扣的武将。

李是土豪出身的草头王,隋末投了农民起义的瓦岗军,瓦岗军被打垮后,率部下降唐,受到高祖、太宗两代皇帝的器重,是“凌霄阁二十四名臣”之一。

由于这些人是以李为带头大哥,所以有人将其称之为山东集团,代表的是庶族官员的利益。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只要稍加权衡,武则天就能看清自己所面临的险恶处境,在支持她的人中,除了李义府,还有礼部尚书许敬宗。

李给人的感觉是犹抱琵笆半遮面,让人看不清真面目。武昭仪知道,尽管自己已经做到了极致,可那些反对她的人却浩若尘沙:左右仆射褚遂良、于志宁、大尉长孙无忌、侍中韩瑷、中书令来济、大将裴行俭……

高宗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与宠爱虽然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顶点,但武昭仪深知“月盈而亏”的道理。更何况高宗皇帝性格中偏弱的成分要大于刚猛之处,很多时候,在长孙无忌这样的朝廷重臣面前,他也只能做一个提线木偶。

6

没过两天,高宗皇帝于又找到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等人会谈。李为了躲避,找了个借口请假没去上朝。长孙无忌表情严肃,眉头紧锁,仿佛在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他知道,今天的早朝不同往常,也许关系到朝廷和他本人日后的命运,昨天晚上,他秘密将韩珍和褚遂良召到自己的府第,几乎一夜未眠。

褚遂良趁着平明时分浓浓的秋雾,悄悄地来到长孙无忌身边,他告诉长孙无忌,就在半个时辰之前,他获悉了大将、长安令裴行俭被迁谪外地的消息,裴行俭掌握着京城的御林军,现在突然被贬也许透露出一个不详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