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敌性列岛(第4/5页)

炮弹从远方射过来,随着一声轰隆隆的巨响,炸裂之后,火焰往四方迸射,然后黑烟冒起,人仰马翻。之后,鼓声齐鸣,大军就攻了过来。日本人在蒙古兵强大的攻势面前,顿时丧失了斗志,很多人开始逃跑。

最为悲惨的是被武士丢下的老人、女人和孩子。攻打过来的蒙古军跟对待武士一样,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害。百姓四处逃散,使得战场愈发混乱。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一败涂地。善于骑马打仗、习惯平原作战的蒙古军登上陆地之后,不适应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不久便陷入混乱。

日本武士开始在各地展开了零星的反击。

日本的总指挥官是镇西奉行少二经资,在丰后守大友赖泰的辅佐下,经资的弟弟景资担任前锋。

少二景资在敌军当中发现了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此人身长七尺,长髯垂到肚脐,身着红色错甲,骑着苇毛马,带着十四五骑骑兵和七八十步兵,纵横战场,甚为威风。

景资是一个射箭名手。

“这个人煞是让人生气,吃我一箭。”

景资拉开强弓,朝着那人射出箭去。

箭不虚发,猛将落马。那人正是蒙古军的副将左副元帅刘复亨。

蒙古军的目的是攻克太宰府。洪茶丘率领的蒙古和中原军与金方庆率领的高丽军,在博多湾西部的今津、百道原的海岸登陆后,朝着博多进发。

忻都率领的主力在博多登陆,展开作战。

少二景资则设大帐于宫崎,大友赖泰、大友重秀、肥后的菊池武房、竹崎季长、肥前的白石通泰等人在各地迎击蒙古军,护卫博多。

蒙古军和日本军在博多进行了几日的激战。一开始以强大的兵力和新兵器压倒了日本的蒙古军,因为不熟悉当地的地形,遭到日本军声东击西的袭击,逐渐陷入苦战。

两军负伤者众多,再加上被卷入战火的寻常百姓,战场上尸骨累累,惨不忍睹。在战斗期间,博多和笤崎被战火烧毁,那里的八幡宫付之一炬。

在对马和一岐势如破竹的蒙古军,哼着小曲儿攻往本土的时候,却遭到了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的日本军的顽强抵抗,陷入苦战之中。

领命参加这次战斗的日本军有三十余族、约五千骑之多,但是实际投入战斗的兵力不到一半黎明便开始的战斗,往往日落之后还在继续。熊熊的火焰烧红了博多和宫崎的夜空。

蒙古军在攻打太宰府之前召开了军事会议。左副元帅刘复亨负伤,已乘船回国,蒙古军士气低落。

其中,最害怕的就是蒙古中军的主帅忻都和右副元帅洪茶丘。

“如果继续深入,我军的补给会被切断,陷入孤立。将士们从早战到晚,早已疲惫不堪,不如先回到海上,养精蓄锐,然后再发起进攻。”忻都提议说。

“元帅说得极是。日本军士气高涨,他们对这个战场了如指掌,就像在自家的院子中行走一样。趁着黑夜发起袭击的话,我们很可能有全军崩溃的危险。不如先按照元帅的建议,撤军吧。”洪茶丘也支持忻都的建议。

但是,原本应该最先赞成撤军的高丽军总指挥官金方庆却坚持主战。“都元帅和右副元帅怎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太宰府就在眼前,虽说日本军得地利,但是从军备和兵力上来说,我军占据压倒性的优势。虽然意外遭到了敌军的抵抗,但是战局依然是对我军有利的。我们乘势发起攻击的话,必然能够攻陷太宰府。”

“可是现在我们几乎弹尽粮绝,战线也拉得过长。即便攻陷了太宰府,要想继续发起进攻也会非常困难。如果急躁冒进,必然会落入敌人的圈套。勇气不只是表现在进攻上,有时候撤退也是一种勇气。”几乎完全失去信心的蒙古将军们说道。

“如果现在撤退,必然会导致原本斗志昂扬的士气陷入萎靡。士气一旦萎靡,再想发起进攻就困难了。我们的将士已经筋疲力尽,敌人也一样。如果趁势发起进攻,必然能够取得胜利。如果撤退,反而长了敌军志气。他们很可能趁势追击,到时我军会陷入背水一战的窘地,而且说不定会在海上被敌人歼灭。兵法上说,悬军千里,不当其锋。我军至少已经进入敌境。古话说,与人为战,即为孟明烧船,淮阴背水一战。请二位元帅贤察。”

金方庆引出孟明视烧船自断退路和韩信背水布阵的典故,坚决主张继续作战。

如果这次远征日本失败,高丽将会负最大的责任。忽必烈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远征,再次发起远征,高丽还要参加。在这次远征当中几乎已经耗尽国力的高丽,再也经不起折腾,再次远征,高丽可能亡国。而如果现在攻陷太宰府,则日本军的士气会变得低落,使镰仓幕府受到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