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魏征的最后几年(第6/6页)

“魏爱卿啊,魏爱卿!朕要你快点儿好起来,朝廷需要你,朕需要你啊!”唐太宗说,“你不能这么早离开,不能!”

“微臣……微臣多谢陛下,可微臣……微臣还是希望陛下能答应微臣……”魏征说完,已是老泪横流。

“好!朕答应你!全答应你!”唐太宗哽咽着说,“只是,你一定要好起来!朕需要你的谏言!”

君臣双眼含泪,在病床前的这番对话,感动了在场的不少人。

然而,即便唐太宗再不舍,魏征还是去世了,死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的二月十一日,享年64岁。

魏征去世的消息第一时间被传到了宫里,传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他顿时泪水横流,仰天长叹:“魏爱卿啊魏爱卿,你怎么就走了呢?”

魏征的葬礼规格很高,唐太宗不仅命九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去奔丧,且要赐手持羽葆的依仗队和吹鼓手送葬,同时还让他葬在了长孙皇后的昭陵附近,做昭陵的陪葬。

不过,对于唐太宗的如此厚爱,魏征的妻子却并不领情,她说:“民妇多谢陛下厚爱,只是夫君平时生活简朴,死后却用鸟羽装饰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并非他的愿望,还望陛下收回!”

唐太宗听后,又是感慨万分。

“既然魏爱卿不喜这样,那就听从他的吧!”

最终,魏征的灵车仅用布罩着送运棺木。当然,为了送魏征最后一程,唐太宗还是亲自登上苑西楼,远眺运送魏征棺木的灵车。在看到运送魏征棺木的灵车时,唐太宗像是看到了魏征本人,失声痛哭,之后又专门为魏征撰写碑文。

“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理衣帽,将历史作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交替,将人比作镜子则可得知自己的得失。魏征去世,朕就好似失去了一面绝好镜子啊!”魏征对身边众臣无数次地说道。

不过,世事难料,魏征死后不久发生的一系列事,最终还是让唐太宗误会了魏征,做出了一系列令人感慨和唏嘘的事情……当然,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