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谋逆(第35/39页)

突厥的突然撤兵,打乱了刘武周的计划。知道突厥突然撤兵是在刘武周前往太原的路上,当时,他正以必胜的信心前行,只是,他等的好消息没到,得到的全是坏消息。

突厥退兵了,李渊的太原城兵力部署很强大。怎么办?依己之力,怎么可能破得了有着强大兵力的太原城?而就在他让军队停下,思考何去何从时,又一坏消息来了:前方发现晋阳兵。

“晋阳兵?什么晋阳兵?哪里来的晋阳兵?”刘武周更糊涂了。

可仔细一琢磨,他咂出味来。从“晋阳兵”三个字判断,应该是从太原来的。可李渊的军队,怎么可能打着“晋阳兵”的旗号?可如果不是李渊的,又是谁的。

“快快再探消息,领兵者何人?”刘武周大声说。

很快,又有消息传来,领兵者是李渊的次子李世民,还说是一支大部队,一眼都看不到头。

“什么?大部队!一眼看不到头?”刘武周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喃喃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太原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兵力?”

即使太原真有这么多兵力,可都在路上呢,守太原城的又是些什么人?能击退突厥,必定人数不少。刘武周想得头昏脑涨也想不明白。不过有一点他想明白了,他看错形势了。那李世民带着兵马,肯定是冲着自己来的,甚至想彻底歼灭自己,可如果是以朝廷讨伐之名而来,又为何打着“晋阳兵”的旗号?

刘武周越想思绪越混乱,理不出个头绪。不过,不管李渊父子在太原做了什么,现在要以什么名义来讨伐他,他首先要应对的是迎面而来的李世民的“晋阳兵”。李世民能带这么多兵力,想必是抱着必胜把握来的。自己打得过他吗?刘武周一想到和李世民迎面而战,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怎么办?陛下!”身边的副将问他,“继续向前还是……”

“撤!”刘武周闭着眼,轻轻吐出这几个字,随后又大声说,“急速退回城内,死守城门,不得有失!”

在仓皇逃回马邑的路上,刘武周总算想明白了,这李渊父子,根本就不是替朝廷讨伐他,而是在为他们夺得天下扫清障碍。可知道这些已经晚了,他只能暂时退缩回大本营,找机会再进攻太原。

刘武周的这个决定还是聪明的,如果他真跟李世民来个正面拼杀,想必这次他就被李世民灭了,也就不会有李唐建立王朝后,他打败晋王李元吉,夺取太原了。当然,最后,他还是败在了李世民手下。

看来,李世民就是刘武周的克星。

(20)

李世民没有追着刘武周去打,也没有去攻打马邑,在得知刘武周仓皇退兵后,他只是微微一笑,冲副将刘弘基说了声,吩咐下去:“撤!”

“什么?撤?为什么要撤?”长孙顺德不解了,“这还没开打,怎么就又要撤了呢?”

“他们值得我们用这么大的阵仗打他们吗?”李世民说,“他们就是一群不入流的穷寇而已,先放着,等之后再收拾他们!走!”

李世民说着话,一拉缰绳,坐骑下的马昂头掉转身子,向前奔去。李世民没有说大话,那刘武周,就是在创唐后被消灭的,而消灭他的,就是李世民。

可那会儿,长孙顺德手里的武器正闪着光,等着血来滋养,突然要回撤,他很是沮丧,嘟哝道:“来都来了,为什么放着?为什么要等以后再收拾他们?什么穷寇勿追,我觉得就应该痛打落水狗!”

看着长孙顺德一脸不高兴,嘴里还嘟嘟囔囔,骂骂咧咧的,刘弘基说:“顺德兄,你说,打马邑和打长安比起来?孰轻孰重?”

“那……当然是长安了?”长孙顺德说完,回过味来,马上又高兴地说,“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放刘武周这叛贼一马,只是为了留足精神去打长安对吗?”

刘弘基没回答他,只冲他笑了笑,也像李世民一样,一拉缰绳,马蹄腾空而起,卷起浓浓灰尘,在灰尘中,追李世民去了。长孙顺德先是一愣,接着一喜,也一拍马屁股,向刘弘基追去,这还用说吗?与打刘武周相比,夺长安,得天下才更过瘾呢。就是打赢刘武周,又怎么样呢?还不是拿下个马邑、楼烦郡这些小地方,可拿下长安呢?可就得了天下了。

长孙顺德的马越跑越快,生怕跑慢了,赶不上打长安了。

李世民的回撤,李渊并不吃惊,这也是他们之前商量好的。对要不要将刘武周全部歼灭,夺下他的属地,他们也有过争论,最后觉得还是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打刘武周上,他们必须尽快向长安进发,全力对付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