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谋逆(第29/39页)

以李世民的想法,不管先打哪一方,总要行动起来,可以边打边看形势,然后调整策略。

“不!我们绝对不能轻易行动,这太冒险了!一定要想个万全之策!万全之策!”李渊再次显示出他的优柔寡断,他不愿意做没把握的事。话虽这么说,可他也知道这么拖下去不好。他们除掉了王威和高君雅的事,想必很快就会传到京城,然后传到皇上那里,如果朝廷整合力量来攻打他们,他们非死在太原不可。

“冒险?打仗就意味着冒险,没有谁能在打仗前就有十足的赢的把握!”李世民说。

李渊还是摇头,他的心很乱。突厥攻太原虽然给了他除掉王、高二人的机会,但却也给他制造了更大的麻烦。想必突厥首领带兵两万进攻太原,应该是做好准备了的,而且很可能是和刘武周配合,共同对付他们。

“要不唐公,我们先分化他们,安内再攘外?”裴寂上前给李渊出主意说,“毕竟和突厥之间,那仗已经打了有些年头了,双方都打得有些厌倦了,先和他们缓缓也未尝不可!”

刘文静看了裴寂一眼,心想这老儿,这次倒没唯唯诺诺,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进步。

对于先打刘武周还是突厥,刘文静倒有不同的看法。他觉得,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推翻杨氏朝廷,攻入长安,改朝换代。所以面对刘武周和突厥,最好谁也不打,最好能让这两个敌人互斗。等到他们斗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出兵,岂不就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

不过,刘文静虽然这么想,却没有说出来,怎么让他们斗?他没有好的策略。他们明明互相勾结,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被他们拆开且让他们对阵?所以这个上上策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没有可实施性。

上上策不行,那就只好像李世民说的,想办法摆脱两面夹击的被动局面,将两个敌人变成一个敌人,也就是说,暂时避开两个敌人中较强的一个。

“暂时避开也不错,不过如果能和较强的一方缓和,最好还能和那较强的联合,那么,较弱的一个就完全不在话下了。在快速解决了较弱的那个后,我们就能一门心思攻长安了。”刘文静突然说。

刘文静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有个方案了,可这个方案他也无法说出口,怕李渊不同意。这次,裴寂倒没反对他,只是说,他有些想当然了,别说联合那较强的,就是想联合较弱的也不可能,现在太原成了刘武周和突厥都想吞掉的一块肉,谁会放弃?

不过,刘文静的话倒给李世民提供了一种思路,他说:“肇仁兄所说并非完全不可能。突厥和刘武周,刘武周显然不适合联合。相比刘武周,突厥的力量更强大,战胜突厥的可能性比战胜刘武周要低,因此,若联合的话,应该联合突厥。其次,在我们将刘武周打败后,还可以得降兵以充实自己的力量。”

刘文静和李世民说的时候,李渊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想这种做法的可行性。显然,这是最好的策略了。

“刘晋令和二郎的主意不错,二郎分析得也好。根据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打那弱者胜算会更大一些。不过……”李渊又皱起了眉头,“和突厥联合,颇为为难,这不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冤枉王威和高君雅了吗?甚至不正好验证了王威、高君雅的话,我们才是那和突厥互相勾结吗?这对我们获得民心和支持有影响。何况……二郎在雁门救了皇上,突厥始毕汗一直耿耿于怀,嚷嚷着要报仇,岂会与我们化干戈为玉帛?”

“不联合,先和他们缓和关系!”裴寂连连说,生怕计划里缺了他的声音。

李世民好像已经胸有成竹了,他说:“父亲不必过分担忧,和突厥缓和关系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虽然之前我们与他们屡屡交战,也打败过他们,也从他们手里救过皇上。可那时是身不由己,各为其主!现在呢?现在我们可不是为了朝廷……既然他们能和刘武周联合,就说明有机可乘,我们可以给他们下饵,比刘武周许诺给他们的好处更多的饵,且不要他们和我们联合,只需互签互不攻打条约就行了。”

“这……说出去怕不好吧!”李渊又为他的形象担忧了。

“这只是我们的缓兵之计!假合作!”李世民说完又说,“悄悄和议,只有小部分人知道。”

李渊还在犹豫,裴寂一听假合作,又觉得行不通了。

“假合作?突厥可不傻,会不知我们是要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