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第3/8页)

曾祖衮,以大魏太常年中除建威将军,北平太守。祖清,少履庠门……故刺史张儒辟为茂才,昂然不拜。父颠,以真君年中黄舆南讨……

“太常”即明元帝年号“泰常”;“真君年中黄舆南讨”,指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南伐事,则王清之被举秀才,当在太武帝神 四年之后,太平真君十一年之前。

太武帝时,还有贤良之举。《魏书·世祖太武帝纪》:

先是,辟召贤良,而州郡多逼遣之。诏曰……诸召人皆当以礼申谕,任其进退,何逼遣之有也!

其时在延和元年,即神 四年的次年。又同书《李祥传》:

世祖诏州郡举贤良,祥应贡。对策合旨,除中书博士。

贤良之举应在神 四年,但这与征召卢玄应非一事。因为《魏书·高允传》中之《征士颂》所记神 四年应征之30余人,并无贤良李祥之名,知贤良别为一科。

自从太武帝神 四年令州郡举秀孝贤良,察举制度遂成为北魏政权之选官常途。孝文帝拓跋宏执政之后,锐意汉化,秀孝察举亦因之大盛。北魏秀孝我就史传大略考得百余人,举于孝文帝以前者不过数人而已,而于孝文帝一朝得举者,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据《魏书·儒林传序》称,孝文、宣武以降,“州举茂异,郡贡孝廉,对扬王庭,每年逾众”。贤良之举也被承袭下来了。如《来和墓志》:“神龟元年举贤良,拜扬烈将军、员外奉车都尉。”后来还有了“文学”一科。如《北史·文苑祖鸿勋传》:“仆射、临淮王 表荐其文学,除奉朝请”;《周书·辛庆之传》:“少以文学征诣洛阳,对策第一,除秘书郎”;又辛仲景,“年十八举文学,对策高第,拜司空府主簿”。

北魏学校体制的建立,比察举还要早数十年。据《魏书·儒林传序》:

太祖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太宗世,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世祖始光三年春,别起太学于城东。

可见北魏之学校设置颇早。又据《魏书·太祖道武帝纪》,道武帝迁都平城“始建都邑”,在天兴元年秋七月。次年即天兴二年三月,“初令五经群书各置博士,增国子太学生员三千人”,其间仅仅七八个月。天兴二年之生员,同书《官氏志》记作“国子生员三十人”。从《儒林传序》所记“始建都邑”时所立之太学已有“生员千有余人”来看,《官氏志》误,《太祖道武帝纪》是。《魏书·张蒲传》:

子昭,有志操。天兴中,以功臣子为太学生。

此即天兴年间之学生实例。但张昭并非北魏太学生之最早一人。《魏书·薛提传》:

薛提,太原人也。皇始中,补太学生,拜侍御史。

“皇始”亦为道武帝年号,在天兴之前。是北魏迁都平城之前,原已有学校了,这就是天兴元年“生员千有余人”的来源。北魏学校屡有废置之时,但往往又得重建。其太学生、中书生与国子生我大略考得65人,他们大抵都能由学校入仕。

由北魏察举学校实施情况,以及由此入仕之可考者的数量来看,这种以知识才学为条件的入仕制度,为北魏政权提供了相当一批经过汉族文化培训的新型官员。他们在承担政务、普及教育以及汉化改制、制礼作乐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门尽州郡之高”

北方少数族政权在汉化过程之中,同时也接受了魏晋以来的士族制度。南北分裂以后,北方的世家豪族,其宗族维系及经济力量较南渡士族保持得更为完好;在因社会动乱而文教事业大受摧残之时,他们也是文化的主要保有者。少数族政权在谋求与汉族士大夫合作之时,不能不采用相对地更能保证其特殊身份的选官方式,如九品中正制度与“清途”制度。例如石勒就曾下令“清定九品”、“典定士族”,苻秦也曾恢复“魏晋士籍”,南燕也有所谓“二品士门”。

北魏的拓跋族统治者,甚至采用了使自身也士族化的方针。例如倾心仰慕汉族文化的孝文帝,就明显地表现出了对士族制度的向往。他大定海内士族,所谓“分氏定族,料甲乙之科,班官命爵,清九流之贯”。除帝室及长孙、叔孙、奚氏之外,有鲜卑之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为首;汉族之山东、关中及河东士族,亦各有高下。并以膏粱、华腴及甲、乙、丙、丁之等差相齿列,依门第高下为“方司格”,中正据以铨选。《通典》卷十六《选举四》:“孝文帝制,出身之人,本以门品高下有恒,若准资荫,自公卿令仆之子,甲乙丙丁之族,上则散骑、秘、著,下逮御史、长兼,皆条例昭然,文无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