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第16/17页)

临邛县令王吉邀请司马相如做客,王吉的妹妹王锦与卓文君交流琴艺时,将司马相如为梁王写的那首《子虚赋》给卓文君看,卓文君读后赞叹不已,听说司马相如官场失意顿时心生感慨,提笔写了一篇《读子虚赋》。司马相如正跟王吉喝酒,忽然王锦进来献上一篇《读子虚赋》,司马相如看后连连称赞。之后司马相如写出了《凤求凰》献给卓文君,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卓文君很感动,觉得嫁人就要嫁给司马相如这样的,但是这会儿司马相如只是个门客,既没钱也没社会地位,卓王孙坚决不同意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并且很快就给卓文君找好了夫家——临邛富商程郑之子。结果卓文君脾气比较倔,坚决不从,在一个漆黑的夜里跟司马相如私奔了。卓文君也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跟司马相如私奔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她又回到了临邛老家,并且开了个酒肆,自己当老板娘,卓王孙看不下去了,最后才承认了他们的爱情。

应该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得以流传,是因为司马相如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子虚赋》成为司马相如的敲门砖,这篇文章后来被汉武帝看到并大为赞赏,立马召他进京。到了皇帝跟前司马相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文字辞藻也都更华美壮丽。武帝读完非常高兴,立刻封他为侍从郎。

公元前135年,武帝派大将军唐蒙征南越,通夜郎,派司马相如出使巴蜀,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进行安抚。司马相如发布了一张《谕巴蜀檄》的公告,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年他又奉命出使巴蜀,这一次回到成都受到当地贵族和百姓的热烈欢迎,他以一篇《难蜀父老》说明了为什么要和少数民族相处的道理,文章苍劲优美,说理透彻,成功地说服了众人,使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为开发西南边疆作出贡献。但后因被人举报贪污受贿,司马相如被免官。

司马相如晚年出任“孝文园令”,这是管理皇帝墓园的职位,但是他依然关心国家大事。见到武帝喜好神仙之术,他因此上了《大人赋》欲以讽谏,想不到效果适得其反,后病卒于家。

关于司马相如还有一个成语——“马迟枚速”。当时和司马相如齐名的一个作赋名家,叫做枚皋。其实枚皋这个人做的赋文并不怎么样,只不过他写文很快。一次,汉武帝出了一个题目,枚皋都交卷了,司马相如还在一边皱眉头。结果因为说话口吃,脑子转得慢就留下了一个“马迟枚速”的典故。

公元前118年,司马相如因病免官,家住茂陵。武帝下令把他家里的藏书都搬回来保存,派宠臣所忠前往茂陵,得知司马相如已经去世,家里一本书都没有。卓文君说:“长卿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他留下来的书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也就是绝笔《封禅文》,进献给所忠拿回去交差。

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他是汉赋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流传至今的有上文提到的《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难蜀父老》《封禅文》,还有《谏猎疏》《谕巴蜀檄》等。虽然有部分著作在历史上起了一些消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在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的发展等方面,司马相如对汉代散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司马迁在《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并且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全文收录了他的三篇赋、四篇散文。

文学巨匠东方朔

东方朔,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人。东方朔自幼聪慧过人。武帝刚即位那会儿,曾下令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给皇帝写推荐信。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但是他的书比较厚,用了整整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之后东方朔被汉武帝任命为郎官,让他经常在自己身边侍奉。

东方朔这人很幽默,经常搞一下“无厘头”的幽默,汉武帝也很开心身边有这样一个能让自己放松的员工。

一次,汉武帝要去甘泉宫,路上遇到了一种奇怪的虫子。这虫子是红色的,五官俱全,别人都不认识,只有东方朔认识。东方朔说这虫子叫怪哉,是秦朝时期监狱里的犯人变成的,还说把这种虫子放到酒里就会溶解。武帝就叫人把这种虫子放到酒里,虫子果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