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铁桶江山(二)(第3/3页)

其上任之后大刀阔斧,厉行禁烟,成效斐然。上任不满三月,周边几省都知山东禁烟之严格,奔走相告“老少爷们,要贩烟去山东,只要上足了税,官兵沿途保护啊。”

虽然烟贩子大多成群结队,也有武装,一般的防营不是他们对手。但是真与官军对杀,心里总是担心。能够有一条合法贩卖的途径,谁也不愿意玩命。初时,邻省对此持幸灾乐祸态度,还有人等着写本参奏赵冠侯胡作非为。

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有点笑不出来。山东的烟政为鼓励烟土外销,不鼓励省内流通。禁烟局总办同时就是烟土最大批发商,其手下,至少有一名极为出色的数学家担任助理。

对于一省的烟土需求量,有着极为精细的计算。他先是买到这个数量的烟土,再卖出去,这是官烟,因为免税,价格比私烟都便宜。而且抽官烟,税收上可以打折。

那些烟贩子虽然上了税,但是不能在本省销售,日子极为窘迫。这时就有人出来出主意,山东不许贩烟,可以贩到邻省。若是邻省追捕甚急,只要在山东交了足够的税,禁烟局总办就能给你发一张禁烟专员的委任状,你在山东就能保证平安无事,因此被捉,也有官府去保。

受此鼓励,就形成烟土贩子在山东交了税,然后把私沿向河南、山西等省倾销。官府捉拿时,其再逃回山东避祸。以此手段,各省不但禁烟成绩并不比山东好看,财政收入反倒大受影响。

加之铁路、河工,山东搞的都有声有色,越发衬托的邻省无能。可邻省也有苦难言,山东的有声有色,是在自己省内诱拐走大批青壮这个前提下进行的,其自身过的好,周边几省都要受害。

曾有人问起此事,赵冠侯的回答就是一句话:我是山东巡抚,山东的事我管,出了山东的事,都不要问我。同僚听到此回答后,纷纷评价:此子断不可为军机,否则必为祸邻国,启衅招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