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这一次,是真的走到岔路口了(第11/16页)

汽车工业的发展史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汽车是1886年发明的,到1900年,世界汽车产量才只有1万辆,美国制造了其中的4000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法国人也造了3000辆。到了1903年,法国汽车产量增加到1.3万辆,美国1.1万辆。考虑到美国此时已经成为了全球工业霸主,应该说汽车工业一开局,法国人就赢回一盘。

不过法国在汽车工业上优势并没有保持很久,到了“一战”爆发前的1913年,美国的汽车产量飙升到50万辆,而法国只增长到4.5万辆。到了1915年,全世界汽车产量101万辆,美国独占了97万辆。那么法国人输在哪了呢?

在汽车工业刚出现的时候,整个机械工业还处在蒸汽时代,加工粗糙,造出来的产品需要技术工人用手工打磨才能合用。汽车作为一种包含上千个精密零部件的复杂机械,用当时生产蒸汽机、铁轨、船板的机械工业是造不出来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法国文化传统悠久,奢侈品、工艺品制造业发达,能工巧匠众多,所以法国人把工匠们集合起来,精雕细琢,用造路易威登包、卡地亚首饰的劲头来造汽车零件,很容易就领跑了汽车产业。

美国没有那么多的好工匠,当时美国人马克辛发明了重机枪,勃朗宁发明了轻机枪,但是这些最优秀的工程师都要跑到欧洲去,借助欧洲的优秀技师实现自己的理想。美国只能采用笨办法,要造汽车,就发明专门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机械,用机械取代人力,把工艺尽量简化、标准化。普通人照着手册操作机器,也造出了汽车。

不过,能工巧匠虽然万能,但需要半辈子才能带出一个像样的徒弟,而新工人只要识字,几个星期就能看明白工艺手册。所以法国汽车产量很快冲上了几万辆,但也只能长期在几万辆上下打转。美国一旦建造出第一条汽车生产线,马上能像变魔术一样复制生产线。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人把学徒工送上战场,到1915年连4万辆的产量都保持不住,只能向美国的工业化模式低头认输。

1915年法国的雪铁龙公司一成立,就到美国拜师,抄袭了福特的流水线和机床,这才勉强把法国的汽车产量提升到了10万辆的等级。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雪铁龙一直有总工程师定期访美学艺的传统。美国的大工业路线彻底打掉了法国工匠的傲气。

当然,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现在第一汽车生产国是我们中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付出了60年艰苦的努力,从20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到70年代全国支援建二汽,再到90年代山寨工厂升级,中国人把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路线从头到尾走了一遍,才有了全世界最强大的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近2000万辆汽车产量的背后,是同样世界第一的钢铁、电气、机械、化工工业。从过去两代人的视角来看,积攒这份宝贵家业的历程并不轻松,但从整个世界来看,60年打造世界第一工业国,发展速度近乎神话。这个成就当然是中国人勤劳节俭的结果,但世界上勤俭的并不只是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勤劳了几千年也没有变得富裕。在大工业时代,只有坚持工业化才能让勤俭变成工业资本,让每一滴汗水变成创造工业奇迹的种子。

工业化既是手段也是信仰

五六年前,笔者带着几位非洲客户到一个内地城市,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街景,他们给出了最直截了当的观感:“你们是发达国家”。当时笔者还大不以为然,摆出了一大堆诸如中国人均GDP多少,还有多少农民,还有多少贫困人口之类的指标……一位长得有点像艾迪·墨菲的哥们儿指着四周千篇一律的大楼、俗气的广告牌、街上拥堵的汽车说“这不都是你们儿自己造的吗?你们能盖这么大的楼,你们连汽车都能造出来,缺什么造就是了。”

人人都知道现代工业拥有的强大力量,但只有懂得一切要“靠自己”的才是赢家。我们1840年前脚挨打,后脚就说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再往后还有洋务运动。其实连“用机器造机器”这个概念都是笔者从洋务派那儿盗用的。

当年李鸿章搞洋务的时候说要去西方寻觅“造器之器”。李鸿章说的第一个器是火器,第二个是造火器的机器,并不是“造机器的机器”。一字之差就失之千里,买来的火器也好,机器也好,再先进再强大,在列强们机器造机器的指数增长面前全都是浮云。结果花十几年国力买来的火器在甲午战争中损失殆尽,买来的机器又被八国联军放火烧了,大清国的银子也被勒索干净,到头来还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