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田赋(一)税收结构(第27/27页)

〔151〕《西园闻见录》32/21。

〔152〕《天下郡国利病书》7/20。

〔153〕《沂州志》3/2。

〔154〕《上海县志》3/25。

〔155〕此县有12084个灶丁享有一定形式的徭役优免,见《上海县志》4/8。灶丁也受此规定的影响,见《大明会典》20/18。

〔156〕《上海县志》3/24—26。

〔157〕地方志偶尔提到“实征册”。见《杭州府志》28/6;《上海县志》3/25—26。

〔158〕《上海县志》3/24—25。

〔159〕Ping-ti Ho(何炳棣),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p.29.

〔160〕《吴江县志》10/11—12;《皇明经世文编》397/13。

〔161〕葛守礼《葛端肃公集·家训下》27。

〔162〕《漳州府志》5/19—50;《天下郡国利病书》26/85。

〔163〕《天下郡国利病书》23/27;《会稽志》3/1—11;《顺德县志》3/1—27;《遂安县志》1/48—65。《徽州赋役全书》,“歙县”1—3,“休宁”1—10。

〔164〕《天下郡国利病书》26/63。

〔165〕同上,26/88。

〔166〕王士性对此变量的范围做了评论,顾炎武在《日知录集释》3/62—63中引述了该评论。

〔167〕《杭州府志》29/1、31/70。

〔168〕《永州府志》9/22。

〔169〕《岳州府志》各处。

〔170〕《永州府志》9/11。

〔171〕《江西赋税全书》“省总”,1—55。

〔172〕《彭泽县志》3/10、11、12。

〔173〕例如,为了一些宫廷礼仪活动,宛平县被要求提供1000名女轿夫,见沈榜《宛署杂记》页125。

〔174〕《沂州志》3/1—32;《香河县志》4/1—3。

〔175〕这些数据见于《汾州府志》5/3—46。

〔176〕引自人民大学《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研究》页170。

〔177〕Twitchett, 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p.24.

〔178〕《汶上县志》4/14。

〔179〕《沂州志》3/25。

〔180〕《天下郡国利病书》15/180—2;Ping-ti Ho(何炳棣),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p.31.

〔181〕《怀柔县志》2/6。

〔182〕何瑭的言论见于《天下郡国利病书》13/112。

〔183〕《皇明经世文编》278/8、11。

〔184〕丁钱按每人0.019两白银的比例征收,60834个丁仅有1155.84两白银。见《上海县志》3/24—25。

〔185〕《会稽志》6/3。

〔186〕《漳州府志》5/51;《天下郡国利病书》26/51。

〔187〕“提编”见《明史》78/826。它也在河南、山东和北直隶征收,见《世宗实录》页7574、7859—7860、8703。

〔188〕何良俊《四友斋》3/167、173。

〔189〕《漳州府志》27/28—29。

〔190〕《明史》78/823;《太祖实录》页0231、0541;清水泰次《社会经济史》页53。

〔191〕《大明会典》17/41。

〔192〕《遂安县志》1/49—54。

〔193〕《杭州府志》30/17。

〔194〕《汶上县志》2/4。

〔195〕《中牟县志》2/16。

〔196〕《徽州府志》7/63—64。

〔197〕《徽州府志》7/55。

〔198〕《大明会典》25/3。

〔199〕按照《太祖实录》页1067的记载,这项征收始于1370年。各地额度见《大明会典》25/34—38。

〔200〕通常每束草折成0.3两白银。在中国南方,一石米有时可以卖到这个价钱。见前注14。

〔201〕梁方仲《两税税目》页57—61。

〔202〕《大明会典》107/3—15;《徽州府志》8/11。

〔203〕《大明会典》289/10。

〔204〕《明史》81/899;《太祖实录》页0589—0590。

〔205〕顺德县是每人0.018两白银。而淮安则是每人0.0028两,见《顺德县志》3/18—19;《淮安府志》(1627年)12/16—17。

〔206〕《顺德县志》3/18—19。

〔207〕《东昌府志》11/5。

〔208〕王志瑞《宋元经济史》页141。

〔209〕《永州府志》9/11。

〔210〕《明史》153/1864;朱廷立《盐政志》7/69;《天下郡国利病书》6/120。

〔211〕《上海县志》4/19。

〔212〕《皇明经世文编》357/1—6。


[1]依《明史》卷92:“江南十一户,江北五户,养马一”。——译者注

[2]该府部分正赋仍由实物支付,在此是按每石粮食0.5两白银折算,这是漳州府一般折算率。

[3]这只是一个总的估计。通常田赋在征收程序中有不同的交纳形式,一些折银,一些由实物支付。加耗及折纳比率因交纳方式的不同而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