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生意人(第6/14页)

赵国面对燕国背信弃义,采取了迅速地应对措施。燕军不比秦军,对付秦国需要借助城池来防守,对付燕军只需要迎头痛击即可。于是赵国也兵分两路,与燕国的两路来犯之军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反攻。结果,如乐闲所言,赵军的军事素质远远超出燕王的意料,两路燕军纷纷败北,一路被廉颇在部(今河北高邑东南)击破,统帅栗腹被杀,另一路在代(今河北蔚县东北)被乐乘击破,统帅卿秦被俘虏。廉颇率军乘胜追击,一路上势如破竹,最后包围了燕国的首都。一直围了一年多,后来秦军攻赵甚急,赵军才同意与燕国媾合。

公元前249年,吕不韦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秦国的相国。秦国的对外政策从范雎以来已经定型,无须再做大的调整。吕不韦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这一年,秦军继续东进,非常轻松地就将建都于巩的东周小国灭掉。然后秦将蒙骜率军攻打吕不韦的老家韩国,夺取了成皋、荥阳。于是吕不韦将这块新得土地连同原来占领的西周、东周土地合并而成三川郡。这算是吕不韦交上的第一份答卷,稳稳当当,不能算是具有建设性的贡献。

吕不韦交出的第二份答卷却是因人成事的结果。说有一个叫井忌的将军为了求得发展,凭借自己对燕赵一带地势的了解,率领秦军越过赵国去攻打燕国,夺得燕城两座。燕国见形似不妙,连忙派一个叫蔡鸟的使者带着公文秘密潜入秦国。蔡鸟同志对秦国的政治决策内幕颇为了解,趁下班时间摸进了相国府,见到了吕不韦。蔡鸟转达了燕王的慰问,并向吕不韦献出河间地区的大片土地和十座城池。这么丰厚的礼品连吕不韦这样的国际倒爷都口水直趟。吕不韦有心效纳,但却心存顾虑。严格说来一个臣下接受他国的私人馈赠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吕不韦只得咽下口水,说道:“我对秦无功,不敢接受你这么大的馈赠。”蔡鸟只得返回,第二天吕不韦刚下班,蔡鸟又来找。吕不韦命蔡鸟入见。只见今天的蔡鸟还是昨天的那只蔡鸟,只是身上多了一把长剑。蔡鸟说话的时候语气也不象昨天那么平和,带着七分杀气,透着三分杀气,道:“阁下昨天说无功于秦。既然无功于秦,阁下为什么不把相印给了蒙骜,王龁。秦王赏识你的才干,才把你提拔到两人之上。我们燕国拿出自己的土地献给你,而你却不接受,分明是对不起秦王对你的信任。”吕不韦见蔡鸟如此说,只好收下。第二天,吕不韦又向秦王汇报了此事,秦王也乐得做顺水人情,正式将河间十城赏赐给吕不韦做为封地。这样吕不韦也像当初的壤候一样拥有了一块远离本土的封地。燕国的礼不会白送。在蔡鸟的提议下,秦国停止了对燕国的进攻,两国握手言和,倒霉的就该是夹在中间的赵国了。

随后,秦将蒙骜就率领军队展开了对赵国的大举进攻。一路上,秦军势如破竹,一连攻占了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同年秦军又攻占了魏国的高都,和汲。次年,秦军再次全部占领韩国的上党郡,夺取了晋阳,又重新建立了太原郡。秦军的这一连串猛烈的进攻使各诸侯的神经再次紧张起来。虽然他们联合起来尚能与秦军抗衡,但秦军是一个政府领导下的军队,动员迅速、行动敏捷,而诸侯盟军是一个松散的联盟,组织动员耗时费力,每次出动都大费周折,出动频率与秦军相差甚远。秦军出动三次,诸侯盟军才能召集一次,是以秦国的对外战争得多失少,对六国渐成蚕食之势。

秦国新成立的三川郡、太原郡,严重地威胁了魏国的安全。公元前247年,是个多事之秋。魏安釐王苦于国内没有良将,想来想去想起了驻留在赵国的信陵君。此时,信陵君已经在赵国呆了接近十年。信陵君似乎对当初魏安釐王不同意自己领兵救赵耿耿于怀,眼看魏国有难,信陵君反倒传下命令:“有敢与魏王接触者,死!”门客们一时噤若寒蝉。毛公、薛公见事情不对头,信陵君这么坚持下去,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两人私下一合计,突然想起了当年毛遂去楚国搬救兵的故事。于是两人来到信陵君面前说道:“公子所以名震天下,得到赵国的优待,是由于背后有魏国做支撑。如今秦国攻打魏国甚急,然而公子见死不救。秦国一向喜欢灭人先庙,如果大梁被攻破,魏国先庙被毁,公子将有何脸面立于太阳之下。”毛公、薛公的话还没有说完,信陵君脸色大变,二话没有起身召集门客赶往魏国。

信陵君来到魏国之后,遍告除齐国之外的所有诸侯。各国听说是十年前的抗秦英雄再次举起了抗秦的大旗,纷纷派军赞助,一时间大梁城内大军云集。将各国军队凝聚在一起的不再是利益,而是信陵君的人格魅力,所以接下来的这一仗必定很精彩。